邯鄲3名初中生殺害同學,14億人都在等判決結果!

這次,惡魔有了一張未成年的臉。

3月10日,邯鄲三個初中生,用鐵鍬,將被他們長期霸凌的同學活活打死。

這個案件疑點重重,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埋藏屍體的坑,有2米多深。

抖音有位博主,為了探尋真相,挖了近6個鐘頭,中間幾乎不怎麼休息,才挖了1米多深。這位博主1.8的大高個,於是有人質疑這個案子是否有成年人協同作案呢?

咱沒有證據不敢瞎說,不過,基於常識可以判斷,一種可能是有外人協助;另一種可能是這個坑可能是之前就存在。無論哪種可能,都讓人細思極恐。

這個案子發生後,好多人呼籲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畢竟,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校園霸凌,這是刑事犯罪。

有網友說:全國的霸凌者,以及被霸凌者都在等那三個人的結果。

而更多的網友也在呼籲:愛吃流量的自媒體別閑著了,查一下這三害的個人信息家庭背景。

在此,我必須重申一點:自媒體不是官媒,只能維持住熱度,不過這種事情能維持熱度也是不容易的。

再說了,貓妹閉著眼睛都知道:現在還在鄉鎮念書的,能有啥背景,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

法律設置的犯罪年齡處決是到14歲,這3個畜生是13歲,霸凌殺人、毀屍埋屍,樣樣在行。

法律只是底線,並不能解決霸凌,畢竟,磚家只會說:「他們還是孩子」。

邯鄲這邊還沒有結果,另一邊的梅州,一位13歲的男生猥褻女生,而最後官方的通報只是將男生送到專門學校進行訓誡教育。

說實話,我們的未成年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殺人犯》。

一個40歲的老男人,患有不老症,媽媽去世後,他只能依靠孩子的外貌繼續謀生。每到一個新的收養家庭,就會把養父母的孩子賣掉,一次、兩次,次數多了就沒什麼感覺了。

因為害怕自己身體的秘密被發現,他會定期更換收養家庭,繼續靠賣孩子瘋狂斂財。

沒錯,他還是最後連環殺人案的兇手。

這部電影與《孤兒怨》內核相似:人人內心,都是孤兒。

一對夫妻為了彌補逝去的孩子,就領養了實際年齡「33歲的孤兒」,來尋找些許感情寄託。

說實話,這兩部電影里的壞小孩與偽蘿莉,並沒有高明的手段,兒童身份帶來的保護功不可沒,最終把大人騙的團團轉。

還記得那個搞笑段子呢?

「七歲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們有好奇心、行動力、破壞力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

可如果,有些惡童的內心早已成年呢?

再次說回到邯鄲殺人案,很多人把原因歸結於家庭教育,底層似乎又多了一個不生孩子的理由。

我們印象中:鄉鎮中學和小縣城私立高中,是霸凌事件的高發地區。

貓妹回想小時候上學時,民風可一點也不淳樸,班上好多混混,不過他們基本不欺負同村的人,只欺負外地打工者的孩子。

再牛逼混混都知道,欺負同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第二天能帶著全村的人,把他家門口給堵死。

再說說去年,我姐的孩子在晚托時,被高年級的孩子用足球踢傷了眼睛,如果踢得力度再大點,眼睛可能就毀了。

你可能以為這是鄉鎮學校,你錯了,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年學費超過20w的私立國際學校,名字我也可以大聲告訴你們:諾德安達雙語學校。

事情發生後,老師刻意隱瞞,霸凌學生的家長非常無所謂。

而且據其他住校學生反饋,很多高年級的同學會指使低年級的學生,在寢室里做這做那,你想想,這都是跟誰學的呢?

底層霸凌可以上熱搜,那上層呢?

電影《二十二條》里,張譯飾演一名資深嚴肅的教導主任,他的兒子瞞著他長期霸凌別人。你想想,是誰給他兒子這樣做的勇氣?

電影已經告訴答案了:「被霸凌的孩子不願意承認,看見的孩子不敢站出來指認」

好在戲中的張譯沒有包庇兒子,可他卻換了個更確定的理由去起訴被霸凌學生的家長,不覺得更恐怖嗎?

很多人把問題歸結於法律,本質上是沒人願意承擔治理成本。

今年兩會,有代表建議:加快推進0至3歲普惠性托育服務。

你們覺得,這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嗎?

我先給大家看張圖吧——

這是網上流傳的某寄宿學校,當然這還只是小學。

什麼意思呢?

就好比那句催生:你只管生,自然有人給你帶。

口口聲聲什麼祖國的花朵,什麼《未成年人保護法》,那麼小的孩子,正是需要家庭父母關愛的時候,卻把他們往那一丟,自生自滅。

什麼學前托育,什麼寄宿學校,是那麼冷血,那麼反人性,可盈利的是你們大人呀?

每次出了事情,不是怪法律,就是怪家長。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留守兒童嗎?

——1086萬(去年數據)。

這些缺乏陪伴與教育的孩子,其實都是不穩定的源頭。

殺人的3個小惡魔可怕嗎?

他們只是偶爾竄起來的火苗,可火苗下,早已是熊熊烈火與無盡的灰燼。

這幾天,北上廣等大城市都在宣布關停幼兒園。更搞笑的是,北京之前還有過報道,要清理低端戶口啥的。

寧肯關閉幼兒園、關閉學校,甚至解聘教師,都不肯給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和家庭分一個角落的座位。

在生育率持續走低的當下,關注留守兒童犯罪問題刻不容緩,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迫在眉睫。

可最大的問題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能不能和城市的孩子接受同樣的教育甚至同一份考卷?

教育平權,到底行不行?

評論區,大聲說出你的答案:

Yes o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