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暖心包」跨山越海 漂洋過海送往全球僑胞手中 溫暖海外遊子心

中國商報焦陽黑龍江綜合採寫)

圖為各地準備的「新春暖心包」中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在2024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會同部分省(區、市)僑辦、僑聯以及66家駐外使領館共同寄贈的6萬餘份「新春暖心包」,正漂洋過海送往全球五大洲60多個國家的華僑華人手中。

「新春暖心包」是「暖僑行動」系列舉措中覆蓋面最廣、惠及面最大、代表性最強的品牌活動之一。自2021年春節起,已陸續向近百個國家僑界寄贈防疫物資、慰僑物品等,今年參與寄贈的省(區、市)首次增至16個。

與往年相比,2024年的「新春暖心包」里除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年貨外,還包含了一封特殊的信——由國務院僑辦主任陳旭和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共同寫給全球僑胞的新春家書。信中回顧了一年來祖(籍)國的發展變化,紙短情長,一紙家書跨越千山、遠渡重洋,為海外僑胞捎去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穩步有序推進的喜報,傳遞了黨和國家對廣大海外僑胞的深情厚愛,接續了中華兒女血濃於水、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繫。

圖為2024年「新春暖心包」中的「新春家書」。


為了讓廣大海外僑胞在春節前如約收到來自祖(籍)國的問候,工作人員們數月來加班加點,用心設計、分裝、打包、派發。一個個送往全球各地的小小包裹,承載的卻是祖(籍)國對海外遊子沉甸甸的惦念與問候。

河北北京重慶、新疆、四川海南浙江等地挑選了曲陽定瓷茶盞、福滿京城擺件、譚木匠梳子、五星出東方絲巾、熊貓公仔、龍年主題夜燈、卡通龍公仔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小物件;湖北、福建天津河南雲南等地寄贈了來鳳漆筷、德化白瓷百福杯、楊柳青年畫、非遺剪紙、彝族刺繡手提袋等知名特色手工藝品;黑龍江、安徽上海廣東則安排了北大荒榛子、祁門紅茶、小吊梨湯、新會小青柑等地方特產美食,希望海外僑胞們於唇齒間體會家鄉味道……


哈爾濱作為今年冬天國內游當之無愧的「頂流」網紅。

不僅以其獨特的冰雪景觀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更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熱情好客的人文氛圍贏得了遊客們的心。

每當提及哈爾濱,人們總會想起那銀裝素裹的中央大街、巍峨壯麗的索菲亞大教堂,以及熱鬧的冰雪大世界。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里,來自「爾濱」的暖心包如同冬日裡的一縷暖陽,溫暖了無數海外僑胞的心。

這些暖心包中,裝著東北特色的零食——榛子松子,它們不僅是東北大地的饋贈,更是家鄉味道的傳遞。 「我們了解了海外僑胞的需求,選取了輕便且易保存的東北特產。」黑龍江省工作人員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海外僑胞的深深關懷。

的確,堅果作為春節果盤中的常客,早已成為了中國人過年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香脆可口的榛子和松子,不僅代表著家鄉的味道,更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當這些滿載著家鄉味道的暖心包跨越千山萬水,送到海外僑胞的手中時,它們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份情感的傳遞。那些遠離故土的僑胞們,在異國他鄉看到這些熟悉的零食,心中湧起的不僅是對家鄉的思念,更是對祖國的眷戀。

「這些東北味道讓我們的餐桌增添了許多『年味』。」一位收到暖心包的海外僑胞感慨道。

是的,那濃濃的年味,不僅僅在於豐盛的飯菜,更在於那份對家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思念。而這些來自家鄉的特產,正是這份情感的最好載體。

在這個冬天,哈爾濱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國內游的「頂流」網紅,而那些來自「爾濱」的暖心包,更是讓海外僑胞們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暖和祖國的關懷。這份溫情,不僅溫暖了他們的心,更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圖為黑龍江省的「新春暖心包」於近日啟運。


福建省已多次參與「新春暖心包」活動,每年的暖心包都深受海外僑胞喜愛。「今年我們將德化白瓷與福建『福』文化結合,定製了一套百福杯,還邀請本地書法名家創作『福』字和對聯,為海外僑胞送去來自『有福之地』的美好祝福。」福建省工作人員介紹道。

四川省準備的暖心包中有萌態可掬的熊貓公仔、熊貓保溫杯和融合了蜀綉、川菜、川劇等巴蜀元素的手提袋。「大熊貓在海內外擁有眾多的粉絲,我們在暖心包中加入熊貓元素,承載著對海外僑胞的暖暖熱情。」四川省工作人員說。

「暖心包中的物品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湖北省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準備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湖北特產:來鳳漆筷,由木材或楠竹配以湖北省來鳳縣的金絲桐油、利川壩漆、貝殼等材料製成,把中國人日常飲食必備的筷子做成了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有「土家之花」稱號的西蘭卡普圍巾和雨傘,冬日可禦寒、夏日可擋雨,為僑胞們的生活中點綴上土家族引以為豪的織錦圖樣。

天津市工作人員說:「去年我們寄贈的楊柳青年畫在蘇利南大受歡迎,掀起了新一輪『中文熱』。今年我們特意邀請了200位工匠師傅,一口氣準備了3000幅楊柳青年畫!因為寄贈的國家都在熱帶地區,所以年畫的主題選擇了《四季花開》。」

安徽省今年首次參與「新春暖心包」活動,選擇了祁門紅茶、非遺窗花等,精心設計的春聯中還融入齊雲山新安江等安徽元素。「禮輕情意重、睹物思鄉深,希望暖心包為海外遊子送去溫暖和祝福,也送去濃郁的家鄉年味。」安徽省工作人員說。

河北省精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陽定瓷茶盞和武強年畫,既體現「春節」元素,又具有河北特色。曲陽定瓷茶盞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文增作品,遵循古老定瓷燒制技藝,製作精良;武強年畫主題為「增福財神」、「連年有餘」、「鞭鐧門神」,栩栩如生、色彩豐富。

重慶市準備了象徵著「一梳百順」的梳子和寓意吉祥美好的比翼鳥絲巾,並組織開展了「我為僑胞添一『福』」活動,號召民間書法藝術家手寫6000餘幅「福」字,隨暖心包一併寄出,傳遞對海外僑胞的關心關懷。

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春暖心包」啟運儀式近日舉行


圖為雲南省「新春暖心包」啟運儀式近日舉行。


目前,各地準備的暖心包均已陸續發往海外,這份來自故鄉的心意與牽掛,將由各駐外使領館聯合當地僑團,於農歷春節期間發送到海外僑胞手中。

來源:統戰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