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肆虐,救助困難群體務求精細及時

近來,全國大部分地區迎來寒潮,受2024年第一波強冷空氣影響,廣州氣溫出現階梯式下降。據天氣預報,預計24日冷空氣持續補充,影響日平均氣溫再次下降5℃-8℃,過程最低氣溫4℃左右(23-24日早晨)。

據南都報道,廣州民政部門已啟動一盤棋應急響應,迅速組織開展全系統消防安全大檢查大整治行動,同時統籌抓好低溫冰凍天氣防禦和困難群眾關愛救助工作。

寒潮來襲,生活隨之發生變化,部分特殊群體的處境顯得尤為窘迫。寒潮讓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添一件衣服,換一床被褥,未必對所有人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街頭的流浪者,在暖和的季節他們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一旦氣溫驟降,生存就變得很艱難。

露天的環境,加上缺乏保暖物資,可以想像漫漫長夜有多難熬。平時也有居民會為這些群體提供幫助,但顯然很難完全顧及到。還有的困難群體,可能有固定的住處,但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困難可能很難被民眾看到。救助這些特殊群體,無疑是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責任,為此需要周密而細緻的工作,從發現他們到展開分類救助,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廣州的做法很有針對性,重點救助低保、特困人員、特殊困難老人、困境兒童等困難群體。數據顯示,近日有關部門為8470名困難群眾送去棉被、棉大衣、大米等約4.9萬元的應急和生活必要物資。

一般而言,城市對於部分特殊群體會提供持續的保障,其中有一些是比較固定的群體,他們的名單和住處都已經記錄在案,所以對這部分群體的幫扶往往相對簡單。不過,若滿足於此,顯然很難完全覆蓋到所有需要救助的群體。寒潮的影響往往是極端且突然的,救助不能只是例行公事,除了做好存量特殊群體的保障,還必須顧及其他邊緣人群。

為了提高救助覆蓋面,廣州有關部門積極作為,近日發送了降溫救助安全提醒簡訊46628條。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操作是,市、區民政局和各救助管理機構負責人帶隊,會同公安、城管等部門和社會力量進一步加強街面巡查救助,發現有需要幫助的人就及時施以援手。這種掃街操作可能看起來比較原始,不過,細想一下的話,可能恰恰能撫慰人心。

有的人不在救助的目錄上,卻可能正露宿街頭;有的人來自異鄉,遇到變故找不到容身之地,衣食住行都有難題,在陌生的城市成了流浪者。諸如此類,對於一座充滿溫情的城市,廣州需要及時為他們送上溫暖。

在救助的方式選擇上,廣州也很有彈性。救助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不過,也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比如有的人寧願露宿街頭,卻不願意去救助站,箇中原因很難說清楚,但這無疑提出了問題,對於這部分群體不能不管不顧。

廣州的做法是,儘可能指引、勸導、護送流浪乞討露宿人員進站受助,而對於實在不願進站的人員,則提供棉衣棉被等必需的防寒、生活物資。救助只是提供最低保障,但不是依賴某一種路徑,具體的實施可以有不同方式,而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讓困難群體得到及時的幫助。

冬天很漫長,對特殊群體的救助,會讓他們得到一份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