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核污水排放後,駐日美軍基地疑排放有害物,40%居民血檢不正常

觀看前請點點「關注」,即可獲得更多精彩推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的事件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強烈關注和譴責,日本啟動核污水排海計劃,本意是為了解決核電站事故後產生的核污水問題,然而這一舉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切。

人們擔憂排放核污水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這一舉動似乎缺乏透明度和國際合作的意願,導致全球多國紛紛表達了強烈的譴責和反對意見。

然而,核污水事件尚未有明確結果,輿論的焦點卻在不斷轉移,最近,一處駐日美軍基地的疑似排放大量有害物質的醜聞浮出水面,這一發現更加加劇了局勢的緊張。

初步的檢查結果驚人地揭示,附近居民約40%的血檢結果出現了異常。

日本本地污染餘波——福島核污水排海及沖繩當地水體超標

8月24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正式啟動核污水排海計劃,這一舉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

核污水問題涉及到複雜的科學分析、環境監測以及風險評估等多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術。

排水口附近及洋流中可能形成高濃度區域,因此必須仔細評估排放的流速、排放間隔、單次排放容許量以及年度排放容許量。

這個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科學的方法和嚴格的監測體系,各種因素,如海洋流動、生態系統、輻射傳播等都需要進行精確的預測和模擬,以確保核污水的排放不會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這樣的評估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而結果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個需要面對的挑戰。

然而,日本選擇了啟動核污水排海計劃,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更甚者,近期還傳出韓國曝光日本在核污水檢測和排放中採取了不誠實的手段,這更加引發了國際社會的質疑和不滿。

作為一個靠海為生的國家,日本的海洋環境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至關重要,正因如此,一些人對日本在這個問題上的處理方式感到困惑。

作為發達國家,日本應該承擔起保護海洋環境的責任,遵循國際標準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解決核污水問題。

隨著核污水排海問題的繼續發酵,另一起涉及日本本土污染物排放的事件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據日本媒體於25日報道,沖繩駐日美軍基地被揭露存在大量水體污染物超標的問題,一經發現,沖繩縣決定採取行動,啟動全縣範圍內的土壤和水體檢查,這在該縣是首次進行的大規模調查。

此前的檢查結果表明,該駐日美軍基地周圍存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超標情況。

為了深入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這次的檢查預計將會持續到年底的11月,並將在調查結束後向整個社會公布結果。

令人關注的是,這並不是沖繩縣駐日美軍基地首次被檢查出存在有害物質超標的情況。

除了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排放的問題,沖繩駐日美軍基地的污染物超標問題也引發了廣泛的憂慮。

一項市民團體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位於駐日美軍基地周邊的約40%居民在血液檢測中出現了異常情況,這一結果表明,大量居民可能受到污染物的影響,其健康風險顯著增加。

沖繩當地環境受損:美軍基地污染問題多次發生

沖繩島過去曾發生多起由美軍基地引發的嚴重環境污染事件,這些事件深刻地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健康。

其中,回顧到1990年代初的一起事件,位於沖繩縣北谷町美國海軍陸戰隊普天間基地被揭露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

基地被發現存在有機溶劑向地下滲漏的情況,這導致周邊地下水資源遭受污染,地下水的受污染對當地生態系統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甚至影響了當地著名的溫泉水質,引發了對基地環境管理不力的批評聲音。

另一起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在2019年,這次事件與美國陸軍卡德納斯坦克訓練場有關。

沖繩縣政府在對該訓練場周邊土壤和水質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高濃度的有害化學物質存在,這一發現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於軍事基地對環境的影響的擔憂。

這種高濃度的有害物質不僅對當地的生態系統產生了衝擊,還對居民的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引發了對基地的環境管理和監督機制的質疑。

長期以來,沖繩的環保組織和民眾一直在強烈地指責美軍基地對該島的環境造成了長期而持續的污染。

據報道,那霸市宜野灣市浦添市被認為是沖繩島上污染最嚴重的三個區域,而這些地區中恰恰包括了美軍基地的所在地。

然而,情況的反轉可能讓人感到不解,在日本政府啟動核污水排海計劃之後,對美軍基地的譴責似乎出奇地平息了。

日本環境問題奉行雙重標準,民眾苦不堪言

回到沖繩島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超標問題上,情況確實充滿了複雜性和困擾,作為一個曾經的殖民地,日本在對待駐日美軍的問題上可能受到政治和軍事壓力的影響,而難以對美軍提出過於強硬的要求或追究其責任。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官僚們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困境,他們很難公開指責美軍,更不敢要求美軍進行賠償或撤離。

這可能是因為政治和軍事利益的考慮,以及日美關係的複雜性,導致日本政府難以採取過於激進的措施。

預計,一旦檢測結果出來,日本政府可能會選擇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來處理,他們可能會懇請美軍注意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的排放問題,但可能需要以其他利益或合作作為交換條件。

這也意味著日本政府可能需要在滿足美軍一些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夠提出這種請求。

氟化物污染問題的處理確實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和權衡,而這種情況下政府官僚們的做法可能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官僚們需要從其他地方削減利益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可能是基於一種現實考慮,解決環境問題可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和資金。

而這可能涉及到在其他領域削減開支,甚至可能引發其他問題,這種情況下,官僚們可能會認為費力不討好,而更願意迴避問題,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煩。

官僚們可能選擇掩蓋問題,是因為他們希望避免與美軍發生衝突,如果過於強硬地對美軍提出環境要求,可能會引發衝突,損害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因此,他們可能更傾向於選擇較為溫和的方式,以避免激化問題。

日本不顧全世界反對堅持對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沒想到被美軍在自家放了污水,這隻能說是自作自受,遭到報應。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