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公交客運第一城:年客運量達17億人次,成都第4、廣州排第3

中心城市客運包括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巡遊出租汽車以及客運渡輪。下面依據機構列出的數據,簡單盤點全國中心城市公交客運量排名情況。

全國中心城市公交年客運量26-30名:福州、寧波、南寧、太原以及西寧。福州排在榜單第26位,公交年客運量為2.85億人次。福建省福州市古稱閩都,別稱榕城,是福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擁有公交車6000多輛,運營線路500條,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48%。

全國中心城市公交年客運量21-25名:鄭州、烏魯木齊、長春、貴陽以及合肥。鄭州排在榜單第21,公交年客運量為3.4億人次。河南省鄭州市,古稱商都,常住人口千萬級別。已形成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延伸的一體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鄭州至開封、許昌和新鄉等多個地市開通了城際公交線路。

全國中心城市公交年客運量16-20名:濟南、長沙、瀋陽、蘭州以及昆明。濟南排在榜第16位,公交年客運量為4億人次。山東省濟南市,別稱泉城,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成功舉辦過亞洲杯、全運會、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等國際有名的盛會。濟南公交運營車輛5200多輛,超400條公交線路,推出過守時公交、社區公交、零點公交以及智慧公交等多種服務模式。

全國中心城市公交年客運量11-15名:廈門、南京、杭州、哈爾濱以及天津。天津排在榜單第15位,公交年客運量為4.4億人次。天津市,別稱津沽/津門,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人,是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天津公交運營車輛6400多輛,去年在填補公交線網空白,強化公交地鐵接駁,新增、優化公交線路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大連排在第10位,公交年客運量為5.5億人次。大連公交現採用無人售票,前門上車,後門下車,乘車時除投幣外還可使用明珠卡;西安排在第9位,公交年客運量為5.7億人次。西安都市圈以及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大部分普通城區公交票價1元,高等級空調車票價2元。

武漢排在第8位,公交年客運量為5.9億人次。武漢公交車數量超過8400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佔比接近60%。今年,武漢公交集團結合軌道網情況、公交場站建設進度等因素,持續推進線網優化,提高公交營運質量和效率;青島排在第7位,公交年客運量為6.4億人次。青島公交運營有著百年歷史,市區常規公交數量達8400多輛,推出過旅遊公交、機場快線、定製公交以及夜班公交等服務模式。

深圳排在第6位,公交年客運量為7.4億人次。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之一,商事主體總量和密度居全國第一。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公交無人售票的城市,近年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個實現公交全部純電動化的城市;排在第5位的是上海,公交年客運量為7.7億人次。上海常住人口數量超2400萬人,公交運營線路1500多條,上海中心城基本形成了以「三縱三橫」主幹道為骨架的公交專用道網路。

成都排在第4位,公交年客運量為8.9億人次。成都公交擁有公共汽車1.36萬輛,經營公交線路800多條;廣州位居第3,公交年客運量為10億人次。廣州公交擁有公共汽車1.38萬輛,已構建起成熟的城市公共交通網路系統與區域化公交線網,為乘客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城市公交出行服務。

重慶排在第2位,公交年客運量為17.12億人次。是山地城市典範,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多樣。重慶公交在常規公交運營效率方面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開行小巷公交、穿梭巴士,擁有行業領先的大數據中心;中心城市公交年客運量排在第1位的是北京,公交年客運量為17.26億人次。常住人口兩千萬級別,擁有公交車輛數2.76萬輛,近200條幹線構成了「棋盤+環+放射」的地面公交骨架網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