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集團就像是小孩子脾氣,家長慣的!俄羅斯要反省

瓦格納集團發動的「叛亂」像一場雷陣雨,來得突然,走得時候也快。

普里戈任開啟「正義行軍」,在我們看來,這就是耳熟能詳的「清君側」。俄烏戰場在前,俄羅斯內部「炸鍋」,這樣的新聞在本具有緊張氣氛的情勢下,更加劇了戲劇色彩。

然而,這件事情並未持續到24小時就倉促結束,也讓「變天」的猜想戛然而止。

現在看來,這起衝突其實是有跡可循。

前段時間,俄羅斯國防部就下達命令——「所有的私人軍事武裝必須與國防部簽訂合同,否則將被視為非法武裝」。

針對的就是普里戈任領導的瓦格納集團,矛盾一度激化,普京雖然從中調和,但是嫌隙已經萌發。

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的現況也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瓦格納集團的兵力作戰很強,俄羅斯國防部受到威脅。俄烏衝突的情況不允許失去這樣的攻堅力量,所以只能「收編」。其次,俄羅斯國防部的兵力在瓦格納集團的對比下,略顯疲態。正規軍比不上僱傭軍,普里戈任的野心必將擴大。最後,國家和瓦格納集團之間的矛盾很大,但並不是完全無解。

所以,我們看到此次「行動」事發突然,結束同樣迅速,難道真是「俄羅斯人不打俄羅斯人」的思想覺悟?答案是否定的。

普里戈任不能沒有瓦格納,他不想任人宰割,就得握緊「瓦格納」這張王牌。俄羅斯國防部又不承認瓦格納「僱傭兵」的身份,所以拒絕發放撫恤金

僱傭兵雖不是正規軍,卻沖在前線保家衛國,另一邊,他們需要錢來補給,來完備後勤,也需要撫恤金養活家人。

兩邊的矛盾什麼時候爆發,普里戈任可以說是拿捏的死死的,也是利用這樣的心理控制住人心。

他不能放任瓦格納被奪走,不然自己的利益將大打折扣。僱傭軍作為軍事承包商,犧牲流血,苦活累活的背後,都是龐大的錢財作為支撐。

普里戈任被戲稱為「普京的廚子」,不得不說,廚子上不了政治層面,但是跟錢掛上的利益,他的頭腦還是夠用的。

俄媒報道,在普里戈任的辦公室搜出了約40億盧布(約3.4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而普里戈任本人回應,這是用來支付瓦格納戰士的工資和撫恤金。

單看這件事,普里戈任把自己放在僱傭兵的陣營里,收取民心,細想下來,他很可能是借這番話來敲打俄羅斯「拖欠」撫恤金的事情。

如此看來,瓦格納集團缺錢,至少不是現在。在此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普里戈任好比是包工頭,底下的僱傭兵就是員工,包工頭承接各種項目來分派到員工以此盈利,現在員工要整體打包進國企,包工頭沒了手下還從哪接項目?錢怎麼掙?

軍備援助,撫恤金不到位,都是領頭人的借口,而瓦格納集團也就成了爭取最大利益的工具。

我們平常開玩笑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有的時候,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瓦格納集團生出的事端就是一場警告——錢可以解決問題,但用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瓦格納集團一日游結束,俄羅斯的危機還沒有。

瓦格納集團,乃至所有的僱傭兵,都是雙刃劍,它可以傷人,也可以傷己。

攘外必先安內,希望俄羅斯能夠吸取教訓,這種節骨眼,節外生枝真是致命打擊。如今的局面,內部的穩定才是戰場的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