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長會晤美大使之際,大馬前總理痛批美國,不應在台海挑釁中國

近段時間,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作風,肉眼可見的變得激進起來,中美關係也因此陷入僵局,這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但大多數明白事理的人,都是站在中方立場發話,譬如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他曾多次在談及中美關係話題時,痛批美國不斷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大陸,才是當前局面的主要原因。而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馬哈蒂爾再次就相關議題指出,美國不應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現年將近98歲的馬哈蒂爾,對於中美關係以及國家局勢發展走向非常關心,在他看來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就是一種挑釁行為,這也讓兩岸關係緊張加劇。北京將在這種局勢下提升軍事實力,台灣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唯一獲利的就是持續對台軍售的美國。馬哈蒂爾進一步表示,他希望美國能夠認識到,對抗和戰爭沒有任何好處,應該將精力和資源用於促進國家發展和富裕上。

馬哈蒂爾這番話,其實是在駁斥美方用於抹黑施壓中國的輿論話術。過去一段時間內,美國談及台灣問題,從不審視自身錯誤,反倒是不斷在國際社會上宣傳,中國大陸改變了所謂的「台海現狀」,並試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曾聲稱,「台海衝突不是中國內政」,中國大陸動武將對全世界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

事實上,這也不是馬哈蒂爾第一次為中國發聲,他曾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若中美呈現長期對立的局面,會損害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而美方必須要清楚一點,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時代必將到來,美方必須要接受這一現實,並設法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與此同時,馬哈蒂爾還強調,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南方國家的地位和影響力正在增強,相關國家可以團結起來與發達國家抗衡,東盟國家也需要遠離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挑釁。

從馬哈蒂爾的話中不難看出,他對中國崛起並超過美國的信心,遠比一般人堅定,否則也不會堅定不移地站在中方立場表態。而這其實與馬哈蒂爾執政的經歷分不開關係,他一直都相信,馬來西亞的經濟需要依靠中國才能騰飛,國民生活水平也會因此而提高,所以剛上任就主動向中方釋放善意,並在任期推動和實施了許多改善兩國關係的措施。

另外,對於中美關係為何發展成當前局面,馬哈蒂爾的認知也比一般人清晰,提及佩洛西竄台是一種挑釁行為,就遠比西方那些裝糊塗的反華政客要聰明得多。這種表態展露的核心觀點,其實與秦剛外長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時,所說的基本一致。秦剛外長表示,中美兩國的當務之急是穩定雙邊關係,美方要深刻反思自身作為,推動中美關係走出困境。

秦剛外長還再次就台灣問題划下紅線,要求美國尊重中方底線,停止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推進對話合作。在這種時刻,馬哈蒂爾就中美關係發話,並要求美方停止挑釁中國的行徑,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國際社會上為中國吶喊助威。隨著這些國際社會對美國勸誡和呼聲不斷增強,或許能夠讓拜登政府認清現狀,採取理性務實的態度,正確處理對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