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人中毒!廣東疾控緊急提醒→

餐桌上少不了野花和野菜

但若食用不當會有危險

近日,雲南就有市民

因食用有毒野花而被緊急送醫

5月4日

廣東疾控發文緊急提醒

路邊野菜不可隨意採食

6人因吃這種野花中毒

據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朱峻波介紹:「先來了3個,後來又來了3個,他們說是在朋友家一起吃的大白花,嘔吐、腹瀉、心率慢、血壓低,出現休克的情況。特別有3個是比較嚴重的,心率差不多都是四五十次,有兩個四十次左右,心率慢如果持續這種狀態的話,對心臟的損傷是比較大的。有的病人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心肌的損傷,可能就會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的狀況。」

在詢問了病史和患者食用的食物以及相關化驗後,醫生初步判定患者為食用大白花中毒。在給患者洗胃,並服用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血壓和心率後,患者轉危為安。

據了解,大白花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花和葉都是有毒的,如果烹飪不當很容易出現中毒的情況。據云南大學附屬醫院專家介紹,在三四月份,醫院收治的食物中毒的患者中,大白花中毒的佔了首位。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醫師鄭粉雙介紹:「(食用後)通常在30分鐘左右,首先出現的就是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說噁心、嘔吐、拉肚子。如果不及時救治,就會出現神經系統的癥狀,頭暈。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心率失常,尤其是血壓下降心率緩慢,我們收治的重症很多都是暈厥的情況。」

專家介紹,如果發現自己使用大白花等野菜中毒,首先需大量地喝溫水並刺激喉嚨嘔吐,如果情況嚴重,需儘快去醫院就診。

鄭粉雙提醒:「如果要吃這樣的美味,在上餐桌之前,一定要烹飪得當。大白花我也吃過,一般是用水煮上一道,再用冷水來浸泡,泡兩三天,每天換水,裡面的毒素就會徹底地分解掉,吃起來就比較安全。」

廣東疾控緊急提醒

5月4日,廣東疾控發文提醒:野菜是自然生長未經人工栽培的蔬菜,生長在自然無公害環境中,被譽為天然「綠色食品」,同時具有鮮嫩、清醇等獨特滋味。然而,路邊的野菜不可隨意採食,謹防中毒。

陌生野菜不能採食

注意辨別野菜種類

在廣東,常見的野菜有蒲公英、苦麥菜、野茼蒿、白花蒿、薺菜等。部分野菜存在易混淆的有毒品種,需謹慎辨別。那麼,常見不可食用的野菜有哪些?

1.毒芹

莖上有溝,下有暗紅斑點,開白色小花,整棵散發臭味,其有毒成分是毒芹素,全株均有毒,其中根莖最毒,兒童誤服10g可致死,對哺乳動物有較強的毒力,國內外常有關於動物食用毒芹中毒的報告。

2.曼陀羅

別名大喇叭花,植株較高,約0.5-1.5米,全株均有毒,種子毒性最大。毒性物質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和阿托品等。食用和外敷曼陀羅葉均能引起全身性中毒,一般在食用30分鐘後出現癥狀,多為急性突然發病。

3.滴水觀音

滴水觀音,又名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屬的大型常綠草本植物。海芋莖和葉內的汁液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誤食會引致舌頭麻木、腫大及中樞神經中毒,皮外接觸會引致騷癢、麻木及發疹。

路邊野菜不亂采

注意避開污染區

採摘野菜時,注意不要在環境中可能存在污染的區域採摘,例如公路、污水溝、化工廠等。同時,農田或公園區域的野菜也需要謹慎採摘,這些地方可能被噴洒了農藥。即使這些地方的野菜生長旺盛,也不能代表其食用的安全性。

此外,採摘野菜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保護生態,不要過度採摘同一區域的植物,野菜有根系的時候盡量保留,不要連根拔起。

採摘野菜謹慎吃,莫貪嘴

1.清洗後煮熟再吃

採摘野菜後盡量及時食用,不要長時間存放,避免變質,食用之前清洗摘凈。

2.特殊人群須注意

食用野菜是否會引起不良反應?除了與野菜的種類、食用量有關之外,也與個人體質有關。

如魚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揮髮油等植物活性物質,易引起過敏反應;一些易過敏體質的人食用馬齒莧後,如果皮膚在太陽下暴露,極易誘發日光性皮炎。

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數野菜屬於寒涼食物,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

食用野菜中毒怎麼辦?

1.食用野菜後有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時,立即停止食用。

2.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時進行催吐。

3.攜帶剩餘野菜及嘔吐物,及時就醫。

來源 | 羊城晚報綜合春城晚報、廣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