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失事客機ATR72:30餘年66起事故,在我國早已淘汰

據環球網報道,16日尼泊爾搜救人員仍在沿著峽谷搜索遇難者遺體和客機殘骸碎片。尼泊爾軍方發言人班達里表示,整架飛機被摔成碎片,記錄數據的黑匣子已經被找到,並移交給民航局。

據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在墜毀前,飛機飛行高度較低,起落架被放出,嘗試降落,前兩個引擎沒有著火。飛機在下降過程中突然向左偏移,最後墜毀在峽谷中。

有媒體表示,飛機在下降時呈現出失速狀態,機頭上揚角度超過正常狀態,左翼突然喪失升力導致客機大幅度偏移。客機失速的原因一般與天氣惡劣、機械故障和操作不當有關。

事故發生後,航空信息平台「全球航班雷達」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失事航班yt691的相關數據。該數據顯示,yt691航班ads-b的信號在飛行途中消失,飛行高度也呈現異常狀態。

美聯社聲稱,這是由於yt691航班的atr72客機配備了老舊的信號轉發器,在尼泊爾接手前,這架飛機曾由印度和泰國航空公司運營,目前機齡為15年。

據悉,atr72客機是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研發的一款雙引擎渦輪螺旋槳飛機,由atr42客機改進而來,機身被加長4.5米,載客人數提升至72人,採用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可將飛機航速提升至每小時500公里。不過,2015年就有專家指出,atr72客機的發動機推力不足,屬於「小引擎拉大飛機」,但這一情況從未得到重視。

自1988年投入生產以來,atr72是全球最暢銷的百座以下客機,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購買了1000多架,出事的尼泊爾雪人航空公司擁有6架飛機。

同時,該機型也被認為是全球出事最多的客機之一。據統計,從1987年至今的飛機失事事件共有66起,比較知名的有13起,因atr72客機失事傷亡的人員已經達到440人。

最早一起發生於1994年,美國美鷹航空公司的4184號航班在芝加哥機場降落時失控墜毀,造成68人遇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結果認為,飛機在等待降落時遭遇凍雨,低溫導致機身迅速結冰,使飛機向右偏移,以機頭朝下的姿態墜入機場附近的農田中。

我國也曾引進過atr72客機,其中大陸南方航空有5架,但在2011年全部淘汰;台灣復興航空引進7架,共發生了4次墜機事故,分別是1995年復興航空510a航班墜毀、2002年復興航空791號航班墜海、2014年復興航空222號航班撞上建築物失事,以及2015年復興航空235號航班撞上高架橋墜毀。

第一起事故是由飛行員操作不規範造成,之後兩起事故分別由低溫導致機身結冰、惡劣天氣使機組的能見度下降造成,最後一起事故因機械故障使機組人員產生誤判造成,但當時atr公司發言人阿肯希納拒絕承認飛機設計和安全性存在問題。

根據當年的台媒報道,早在2014年222號航班失事後,復興航空公司就計劃淘汰atr72客機,但誰也沒想到7個月後再次發生了墜機事故。

2016年,運營了65年的復興航空宣布全面停飛,理由是4次空難導致旅客對復興航空的飛行安全信心下降,公司收益入不敷出。

在尼泊爾這場空難中,除了飛機自身存在問題外,航班降落的博克拉機場所在位置可能也是失事的誘因之一。

報道稱,yt691航班的航程僅200公里,與其他國家的跨省市航班相比,屬於較短航程。不過,yt691航班的飛行目的地博克拉卻坐落在河谷中,海拔不高但地形複雜,四面環山。

博克拉舊機場如今被尼泊爾空軍徵用,歷史上多次發生墜機事故,新建的博克拉國際機場在今年1月1日投入運行,該機場是珠峰南坡唯一的機場,也是被外媒認為是降落難度最高的機場。

衛星圖片顯示,墜機地點位於兩個機場之間,臨近塞提河谷,該地區海拔在140米至800米之間,不少遇難者的遺體和飛機殘骸散落在峽谷之間,給搜索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