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或向俄本土擴散?普京開始未雨綢繆了,俄首都開設避難所

隨著俄烏衝突持續升級,局勢走向愈發難以預料。

儘管外界都知道,俄烏衝突最終將以談判方式落幕,但誰也不清楚,談判會在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到來,而在談判帶來之前,俄烏戰場又將迎來怎樣的風雲突變和激烈對抗?

尤其是近期,俄本土的軍事基地、石油設施和鐵路設施頻繁遭到無人機襲擊和導彈炮擊,令外界不免擔憂——俄烏戰火是否已經開始向俄本土蔓延?

然而,正當外界的擔憂尚未消除之際,俄羅斯的一個舉動,令這種擔憂再次加劇了。

16日,俄羅斯經濟情況部莫斯科州總局局長波列特金表示,莫斯科將在12月25日前,為民眾設立避難所,目前正在對多處民宅、購物中心進行相關準備和改裝工作,預計可供1500萬人避難,並稱設立避難所一事是指揮部的決定。

波列特金還進一步表示,避難所將配備座椅、電器和充電插座,確保電力和飲用水供給,但目前不想也不打算懸掛「避難所指示牌」,以免對民眾造成「不必要的打擾」。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大事。

1,開設避難所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民眾在緊急情況下避難,結合當前俄烏衝突尚未平息,且俄本土屢遭襲擊的情況來看,這不由讓人聯想到,俄羅斯可能正在為戰火向俄本土、尤其是俄首都莫斯科蔓延而做準備。

2,開設避難所的地點不是別處,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基於這一特殊情況,建造避難所一事很可能引發俄羅斯其他州效仿,當然也可能在俄民眾中引發一定的不安和惶恐情緒。

3,按波列特金的表述來看,莫斯科的避難所要滿足1500萬人避難,這意味著避難所的數量將達到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並且遍布莫斯科各地。

此外,從波列特金透露,開設避難所一事是指揮部的決定來看,估計這是一件得到了俄羅斯高層關注且重視的大事。

而這,也不免讓人再次擔憂,俄烏局勢的走向當真如此不樂觀,普京不得不提前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首先,在俄烏正面戰場上,雙方的對抗可以說是有來有回、互有勝負,再加上如今寒冬到來,俄烏兩軍大規模行軍和發動大規模集團對戰的情況開始減少,在沒有大的意外情況下,正面戰場的局勢不會出現大變動,也很難影響到俄本土。

其次,近期美西方持續軍援烏克蘭,並且向烏軍提供更加先進的無人機、射程更遠的導彈,以及源源不斷湧入烏克蘭作戰的「僱傭兵」,這些都給了烏克蘭對俄軍、俄本土發動「奇襲」的機會和底氣。

並且,俄羅斯內部也一直有觀點認為,俄本土的軍事基地、石油基地接連被襲擊,可能不是烏軍策劃的,而是背後有「高人指點」,甚至可能有「他人代勞」,否則俄羅斯不會吃這麼大的虧。

因此,在美西方對烏軍援、對俄烏局勢的「煽風點火」尚未停歇的情況下,俄本土面臨襲擊的風險確實很大。

再次,近期俄本土被襲擊的情況,確實給普京「敲響了警鐘」。

例如,12月5日,分別位於俄羅斯梁贊州和薩拉托夫州的空軍基地遭到無人機襲擊,造成人員傷亡與飛機損壞。

其中,梁贊州莫斯科州相鄰,而薩拉托夫州則位於俄中部地區,如今這兩地同時遇襲,至少表明了3點:

一是,這些無人機可能已經具備了長距離作戰的能力,千里迢迢飛越俄大半地區,而後發動突襲,期間還能做到不被俄防空系統發現;

二是,這些無人機的攻擊範圍可能已經覆蓋了俄中西部多個地區,並且可能包括莫斯科,而梁贊州、薩拉托夫州接連遇襲背後,是否是在為下一步襲擊莫斯科而「預演」?

三是,俄羅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俄烏正面戰場上,俄本土是否出現了防禦不足、後方空虛的困境?亦或是防禦方面存在漏洞?

因此,結合種種因素來看,俄羅斯提前未雨綢繆,莫斯科開設避難所,顯然並不讓人意外,反而還顯得頗為必要。

畢竟,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哪怕是十防九空,只要防住了一次都是值得的,更何況,避難所的搭建也不只是適用於當下,更能為未來應對意外情況而做好準備。

總之,莫斯科開始設立避難所,不論是為了防範俄烏戰火蔓延,還是為了以後做長遠打算,本質上都是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避免俄羅斯民眾的安全與利益受到影響。

至於莫斯科開始行動後,俄羅斯其他地區是否會開始效仿,普京是否會宣布其他布局,而俄烏局勢又將如何發展,一切還是靜觀後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