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伊麗莎白一世)
穩定了國內形勢,女王的婚姻大事被大臣們提上了日程。
1158年,伊麗莎白接手英格蘭的時候是25歲,這個年紀在當時的歐洲,也是老姑娘了。處理國內事務又耽誤了幾年,現在都年過三十了,再不嫁人,就不好生娃娃了。
伊麗莎白青春年少的時候,曾經有一次結婚的機會,不過,對方是一個別有用心的老男人、弟弟愛德華六世的舅舅、最後一任後媽的丈夫、托馬斯·西摩。
這個關係有點複雜,我簡單給大家捋一捋。
凱瑟琳·帕爾是亨利八世的第六個老婆,也是他最後一個老婆,在嫁給亨利八世之前,她正在談戀愛,對象叫托馬斯·西摩。這個托馬斯是亨利八世第三個老婆簡·西摩的哥哥,當然也是愛德華六世的舅舅。
亨利八世橫刀奪愛,凱瑟琳·帕爾被迫和戀人分手,他倆結婚四年後,亨利八世就掛掉了。凱瑟琳·帕爾環顧四周,發現以前的戀人托馬斯還是單身,兩人舊夢重溫,結婚了。
亨利八世掛掉的時候,伊麗莎白還未成年,因此就跟著後媽凱瑟琳·帕爾的新家庭一起生活。正值青春期的伊麗莎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吸引了不少男人的目光,其中就包括後媽的丈夫托馬斯·西摩。
(托馬斯·西摩)
此時的英王是小屁孩愛德華六世,伊麗莎白兩姐妹是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托馬斯意識到了巨大的潛在利益。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春心萌動,情竇初開,這個年紀又好哄又好騙。
老色狼哄騙小姑娘,那是手到擒來、小菜一碟啊,伊麗莎白哪裡招架得住,很快就淪陷了。不久,關於兩人各種版本的風流韻事,在倫敦流傳開來,大街小巷的婆娘們八卦得繪聲繪色。
托馬斯的大哥薩默塞特公爵愛德華,是小國王的攝政,看著哥哥位高權重、招搖過市,托馬斯羨慕嫉妒恨啊。薩默塞特公爵夫人也是個貪財的,把弟媳凱瑟琳·帕爾當王后時期的珠寶悉數據為己有。說人家已經不是王后了,應該由她這個攝政王后佩戴,兄弟關係破裂,托馬斯越發恨他的大哥。
托馬斯一盤算,當太后的丈夫,哪有當女王的丈夫來得實惠?所以當凱瑟琳·帕爾難產掛掉以後,他馬上提出娶伊麗莎白為妻。
大哥愛德華立即反對,托馬斯之心,路人皆知嘛!托馬斯見計謀被戳穿,惱羞成怒,乾脆策劃謀反。事情敗露後,托馬斯被逮進了倫敦塔,經過調查公審,托馬斯被處決了。伊麗莎白的初戀,就這樣無疾而終。
經歷了這段失敗的初戀,小小年紀的伊麗莎白對男人有了新的認識。看穿了那些當面獻殷勤、背後流口水的歐洲王老五們,心裡打的什麼算盤。
第一個來求婚的,是她的前姐夫、瑪麗一世的丈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這傢伙是個克妻的,先後四個老婆都被他剋死了。眼見小姨子年輕漂亮又身居高位,立馬垂涎三尺。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伊麗莎白呢,來了個渣女三不主義:不答應不拒絕不負責。西班牙是世界霸主,在歐洲跺個腳,大家都得抖三抖,她當然不敢輕易拒絕。
但是真嫁給他也不可能,這個老狐狸把他前妻瑪麗坑得老慘,吃干抹凈不吐骨頭。如果自己再嫁給他,整個英格蘭不是羊入虎口嗎?
關聯閱讀:浴血玫瑰瑪麗一世( (16世紀的尼德蘭包括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少量領土)
16世紀的尼德蘭,版圖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那一塊兒,當時處在西班牙的統治之下。尼德蘭工商業非常發達,也是當時西歐最富裕繁榮的地區。
腓力二世對尼德蘭一點也不客氣,像擠奶牛一樣拚命壓榨,西班牙國庫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尼德蘭。最終尼德蘭人受不了了,鬧起了革命,腓力二世派出軍隊鎮壓,殺人無數,尼德蘭人拚命反抗,掀起了漫天的血雨腥風。
這次革命的結果是,尼德蘭北邊獨立了,世界上多了一個散發著鬱金香味的魅力國度——荷蘭(南邊後來也成為獨立的國家——比利時和盧森堡)。
荷蘭是新教為主的國家,英格蘭多了一個新教盟友,而且兩國貿易來往十分頻繁,伊麗莎白的力量增強了。更關鍵的是,姐姐瑪麗一世丟了加萊,染指歐洲大陸最後的希望,就在荷蘭了。
(尼德蘭革命)
伊麗莎白四十多歲的時候,又一個小帥哥來求婚了,他是法王亨利三世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西斯。女王似乎對這位比自己小二十來歲的帥哥動心了,竟然頻繁約他來英國見面聊天喝茶。
一看到女王的態度,樞密院緊張了,女王這個年紀十有八九生不出來娃娃。弗朗西斯是法國王儲,這個小毛孩體格強壯,樞密院掐指一算,應該能死在女王后頭,到時候英格蘭豈不是要落到法國手裡了?
於是樞密院強烈反對,整個英格蘭人民也反對,女王的戀情,在洶湧的民意麵前,再一次無疾而終。而樞密院算命也不準,年紀輕輕的弗朗西斯也死在了女王的前頭。
(阿朗松公爵弗朗西斯)
前前後後還有不少王公貴族向伊麗莎白求過婚,包括瑞典國王埃里克、沙俄皇-帝伊凡四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她通通來者不拒,採用拖字訣。
在婚姻談判期間,對方為了儘快促成好事,往往會對英格蘭讓利,雖然最後一個都沒談成,但是卻為英格蘭爭取了極大的國家利益。可以說,不停地談婚論嫁,是伊麗莎白的秘密武器。
當然,僅僅只有這些花拳繡腿的招數是沒用的,伊麗莎白最值得稱道的是培養了一批強大的海上劫匪。哦,說錯了,是皇家海軍。為了抗衡老對手西班牙,在女王的大力支持下,英格蘭的海軍得以迅猛發展。
航海業發達了,英格蘭的艦隊就能到更遠的地方去溜達了。為了填補國庫、發家致富,伊麗莎白一咬牙一跺腳,決定劍走偏鋒,給海軍艦隊發放「私掠許可證」,告訴他們:出海打劫去吧,老佛爺我准了!
誰搶的黃金財寶多,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分配、更高的爵位和更廣的封地。在這三重誘惑下,英國海盜們瘋狂打劫,連身家清白的貴族們也紛紛下海,家家戶戶都是劫匪的幫凶,靠著搶劫,英國人賺得盤滿缽滿。
(約1575年的伊麗莎白一世)
不久,伊麗莎白髮現奴隸貿易利潤更加驚人,她立馬贊助自家的海盜去非洲,還出動皇家艦隊提供保護,海盜們抓黑蜀黍抓得歡。罪惡的黑奴貿易是從葡萄牙開始的,但是英國後來居上,成了歐洲販奴大BOSS。
為了利潤,伊麗莎白無所不用其極,西歐各國掀起了奴隸貿易的高潮。蔚藍的大海上一艘艘罪惡的販奴船,就像張開的血盆大口,吞噬著非洲人的殷殷鮮血和累累白骨。
伊麗莎白是英格蘭的千古一帝,也是非洲人的血腥噩夢。這位備受後人推崇的海盜頭子,寫下了人類歷史上最可恥、最卑劣的一頁。
伊麗莎白竭盡全力,一路打怪升級,將英格蘭打造成了富饒強大的海上帝國。1588年,手持利劍、一路披荊斬棘的伊麗莎白,終於登上了霸主的頂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伊麗莎白剛剛站穩腳跟,正陶醉於這高勝不勝寒的醉人景色,便發現不遠處立著一個衣袂飄飄的男子。伊麗莎白屏住了呼吸,只見男子緩緩轉過身來,似乎等待了很久,凌厲的目光像一道閃電,令人不寒而慄。
而這,正是伊麗莎白要闖的最後一關,他就是威震歐洲的霸主、地球上的日不落、海上幽靈無敵艦隊的主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兩大高手四目相對,巔峰對決成者為王,華山論劍,究竟誰主沉浮?
(約1588年的伊麗莎白一世)
敬請期待:日出日落 無敵的寂寞——英西大海戰
我是毛姐,一個愛國、愛家、愛歷史的女子,喜歡我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