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有著高達22.94萬億美元的GDP總量。排名第二的中國GDP總量約為16.86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日本GDP總量約為5.1萬億美元。美國的經濟總量比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國和排名全球第三的日本加起來還略多一些。就連英國脫歐之前由28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經濟總量也只有美國的89%左右。可經濟總量全球第一的美國同時也是一個欠債大國。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債務規模已突破31萬億美元。
說起美國欠債這件事可以說是上至政府下至民眾蔚然成風啊。美國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存錢的月光族。美國家庭每個月一領到工資乾的第一件事就是還各種賬單。等到把賬還完之後工資也就所剩無幾了,所以各種生活開支就只能刷信用卡,然後下個月再還這個月的賬。普通美國人已習慣了這種借貸消費生活模式,而美國政府在欠債這件事上更是為老百姓樹立了表率。如今美國的債務規模都超過自己的經濟總量了。
其實美國從獨立建國200餘年來一直有欠債的傳統:獨立戰爭期間法國、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列強都為美國提供了大量援助。可這些援助並非都是無償援助,而是有相當部分通過貸款方式提供的。獨立後的美國為此背負了7700多萬美元的各種債務。要知道美國獨立是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大家不妨回憶一下十年前的物價水平和今天相差多少,那麼兩百多年前的7700多萬美元要放在今天該是個什麼概念呢?
當時的聯邦政府一看到這7700多萬美元的賬單就頭疼。按說最該頭疼的就是直接主管財政工作的財政部長,可漢密爾頓一上任就公開表態:債務如果操作得當將會是福音!漢密爾頓在任內基本上是拿美國政府7700多萬美元的債務當魔方玩的。他先是跟各位債主們表態:不是哥們我賴賬啊。只是我現在實在是沒錢,您老就是打死我也還是沒錢還您,不過您要是再借我點不就有錢還您了嘛。
如果你是當時美國政府的債主是不是很有想大嘴巴抽人的衝動啊?見過耍無賴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舊的債還沒還,居然想借新的,是不是給你臉了?漢密爾頓沒挨大嘴巴子。事實上他有一套完整的邏輯:如果我能保證還清本金並讓你賺到利息,那麼你借還是不借?這時債主們一掂量合計:反正打死這傢伙也還不出錢來。你既然能保證連本帶利還我,那我就看看你到底咋折騰唄。
不過借錢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你美國政府需要有很好的借款信用,不準空口白牙亂許諾。這下就理清了思路:要還債就需要先借債,而要借債就要先建立信用。如果要建立信用就必須使美國政府擁有穩定的收入和金融體系。這種體系使債務不僅不會成為拖累美國發展的負擔,反而還會成為支撐國家運作的福音。從那時起美國就開始逐漸養成了欠債的悠久傳統,而且越往後美國的債務規模就越來越膨脹。
美國欠下這麼多債務就不擔心還不起嗎?事實上人家還真就從沒擔心過。你看現實生活中馬雲、王健林這樣的大老闆有幾個沒負債,反而是我們平頭百姓身上沒有負債。別說美國現在才負債31萬億,即使是負債131萬億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也不會違約。美國還債的模式其實就是「以債養債」。美國欠下了近30萬億債務不假,但美國也確實每年都在按期還債。美國還債的的方式就是繼續發國債,然後用借來的錢還到期的債。
有人會說這種借新錢還舊債的做法不就相當於拆了西牆補東牆嗎?可你仔細想想美國的做法是不是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銀行類似呢?我們普通老百姓存在銀行里的錢雖名為存款,可其實不就類似於我們借給銀行的嘛。銀行會把這些錢貸放出去創造利潤。銀行從林潤中給予我們一定的利息,而剩下的收益就歸了銀行。你有見過哪家銀行把銀行把客戶的錢還清過嗎?事實上銀行會一直不停吸收存款並貸放從而產生利潤。
美國的國債操作模式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家世界銀行:大家都在裡面存錢、取錢。只要大家不是同一天去要求提現,那麼美國在對外債務到期時就完全可以拆東牆補西牆。有些人一聽說美國的債務規模高達31萬億就嚷嚷要讓美國把欠世界各國的債先還了再說。這種邏輯就好像是儲戶在銀行大廳嚷嚷要讓銀行還錢一樣。美國這樣做其實就是用國債的形式從世界各國吸納資金用於本國的建設。
當其中某個國家的債務到期時則用從其他地方借來的錢進行償還。這實際上就構成了一個不間斷的永續循環。這當然是一種從全世界割韭菜薅羊毛的行為。如果你因此指責美國是無恥的吸血鬼當然也沒錯。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其他國家就那麼傻乎乎讓美國從自己身上割韭菜薅羊毛嗎?那麼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資本家對勞動者而言是不是吸血鬼?資本家的利潤毫無疑問就是來自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
既然勞動者是被資本家剝削的,那麼勞動者為什麼還要給資本家打工呢?這是因為勞動者即使明知自己是被剝削的對象可除了打工之外沒別的辦法養家糊口。同樣其他國家即使明知被美國割韭菜薅羊毛也無法避免這樣的命運。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還是全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1944年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世界上其他貨幣則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國際交易的結算貨幣。
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隨後美國又適時建立美元石油交易體系以作為替代。美元在與黃金脫鉤之後又找到了石油結算這個硬通貨,從而確保美元繼續維持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主導地位。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憑藉政治經濟霸主地位使美元成為了最重要的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一開始作為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的美元是與黃金掛鉤的,在與黃金脫鉤之後又與石油捆綁起來。
美元這種霸權地位是由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超強地位以及美國在政治、軍事、科技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所決定的。如今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元本位」。很多國家實行的都是與美元聯繫的匯率制度,所以為了維持幣值穩定就需要像以前儲備黃金一樣儲備足夠數量的美元。在如今的國際貿易中美元是目前最主要的結算貨幣。美國實力強、發行的國債以美元計價不用擔心匯率風險。
因此美國國債就成了各國美元儲備的主要投資對象了。掌握美元霸權的美國發行國債不愁沒人來買。一旦大家都這樣時美國就變成了變成了全球的銀行。掌握美元霸權的美國能獨家發行貨幣,而全世界各個國家都變成了這個銀行的客戶,存錢、取錢都在美國這個壟斷的銀行里完成。現在也確實有些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國家開始去美元化,但至少目前為止美元的霸權地位並沒從根本上被撼動。
現在網上有很多人都在說美元信用在下降、美國的統治力在下滑。我見過最誇張的自媒體營銷號說包括以色列、英國這樣的美國小弟在內50多個國家都開始去美元化。這說得美元的霸權地位已岌岌可危。事實上以色列確實減持了美元而增持了人民幣,可以色列央行的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在增持後依然只佔2%的比例,而美元在減持後依然佔有61%的比例。合著這50多個參與去美元化的國家是把只要減持美元的都計算在內了。
很多人想像中的美元貶值這種情況並沒出現。事實上美元這陣子一直都在上漲。美元的霸權地位比起以前的確有所動搖,但要說美元霸權已岌岌可危就言過其實了。現在我們的人民幣已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主流貨幣之一。在未來人民幣也許會對美元霸權地位構成挑戰,但目前為止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份額只有3%左右。所謂美元霸權的終結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像有些人吹噓的那樣馬上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