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清理安倍餘黨,率先拿岸信夫「開刀」,對華關係能否改善

日本政壇正在經歷一場動蕩,岸田文雄到底做了什麼,安倍胞弟岸信夫為何會坐著輪椅宣布卸任?還有消息稱,岸田文雄想重建中日友好關係,真的假的?

【拜登岸田文雄會晤】


岸信夫坐輪椅卸任

7月失兄,8月失業,8個字足以說明安倍胞弟岸信夫這兩個月的狀況。岸信夫一直被視為安倍政策最主要的執行者,也被視為安倍手中「最鋒利的刀刃」,但是安倍晉三被暗殺後,案子還沒結,日本的政治鬥爭就開始了。

據《讀賣新聞》報道稱,由於關於某教派與自民黨有關的消息不斷擴散,岸田文雄內閣的民調支持率受到了影響,為了轉移大眾視線,岸田文雄不得不提前改組內閣。

【岸信夫坐輪椅出席離職儀式】


據悉,原本這一動作應該是9月進行,但就在前兩天,岸田文雄改組內閣,岸信夫被撤除防衛大臣一職,在離職儀式上,岸信夫坐著輪椅出席。岸田文雄也表示,岸信夫身體狀況不佳。

岸田文雄迫不及待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岸信夫身體差根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此前岸信夫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拄拐杖,從一根拐杖,到兩根拐杖,再到坐輪椅,可以看出健康狀況日漸愈下。而關於這位日本前防衛大臣的健康狀態,日本民眾也早已質疑,稱俄烏戰況激烈,日本防衛大臣卻連樓梯都上不了,日本的防衛情況如何值得民眾信任?對於這些質疑,岸田文雄從不在意,如今卻在安倍死後一個月,就改組內閣,這其中的政治意味,值得深思。

一直以來,岸田文雄領導的日本政府都沒有擺脫安倍晉三的影響力,即便是安倍死後,岸田文雄也多次宣揚安倍的政績,並以此為由想為安倍舉行國葬。但這一舉動直接影響了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如何度過危機?岸田文雄選擇政治「大換血」,想將安倍留下的餘黨,全部剔除。

【岸信夫拄拐杖參會】


在宣布這一消息後,岸田文雄還宣布,所有的內閣成員,都必須如實公布自己與某教派的關係。句句不提「安倍」,卻字字都與「安倍」有關。日媒認為,這是岸田文雄嘗試構建真正的自立政權的關鍵一步,其中,像林芳正這樣的岸田派被留下,而岸信夫這樣的安倍派則被替換。

可以看出,岸田文雄正在急著爭奪之前被安倍佔據的「政壇位置」,日本政府如此大刀闊斧的變動,是否會改變中日關係?

中日友好關係能否重建

安倍晉三屬於「親美派」,並多次對台灣問題指手畫腳,甚至直言「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岸信夫的政治態度也和自己的哥哥一樣,因此,多名「安倍派」被替換,尤其是岸信夫的下台,讓不少媒體指出,這是岸田文雄為了改善對華關係的前奏。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看。

【岸信夫公開場合大談強硬言論】


第一,日本政府對華關係能否有所改善,這點毋庸置疑,畢竟少了岸信夫這個典型的「鷹派政客」。岸信夫在任期間,日本方面就發表了兩本涉台的防衛白皮書。如今雖然岸信夫還有一個閑職,但影響力想必不如從前,或許日本方面的對華態度會有所改變。而且,之前岸田文雄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時也提到了,希望能夠構建穩定的中日關係,如今內閣也改組了,岸田文雄對內閣的把控力也增強了,到了遵守承諾的時刻了。

第二點,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這件事,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岸田文雄之所以改組內閣,主要是為了自己的支持率,是一種典型的「利己政治手段」。畢竟,支持率都掉到46%了,再不有所動作,岸田文雄的位置也坐不穩。

【拜登岸田文雄會晤】


而作為一個政客,岸田文雄不僅「利己」,還是一個典型的「親美」派,能否改變對華態度,還是一個未知數。

第三則是岸田文雄真的能擺脫「安倍派」的影響力嗎?從新公布的內閣成員名單中,還是能看到安倍派的影子,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高市早苗。高市早苗是安倍的「鐵杆親信」,也被日媒稱為「安倍影子」,這樣一位政客,足以說明岸田文雄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擺脫「安倍影響」。

綜上所述,日本政局的變化,會對中日關係有部分改善,但在大方向上,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