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引人注意,美國提「建議」,俄羅斯:不同意

參與國際空間站運營的國家一共有16個,作為目前軌道運營最大的空間平台,該空間站從1993年建設開始就一直備受關注,在兢兢業業運營多年後國際空間站也開始出現了零件老化,設備故障等問題。之前空間站中的「星辰」號服務艙就發生漏氣的現象,俄羅斯宇航員發現後就修補了。

但在「星辰」號服務艙中疑似因為電氣器件和塑料燃燒而導致艙內出現異味,甚至還觸發了煙霧報警器,所幸經過排查之後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後果。除此之外,「曙光」號功能貨艙作為空間站中服役年齡最大的功能艙,俄羅斯宇航員在對其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其黴菌含量已經超出了規定的安全範圍最大值。而空間站再出狀況也給美國等國家敲響了警鐘,國際空間站儘快退役的議程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國際空間站超負荷運行

國際空間站按照規定本該退役了,但是由於各國宇航局未能達成新的國際方案,所以國際空間站一直在超負荷運行。

按照計劃,國際空間站退役報廢的年限是2016年,但是因為美國航天局和其他國家的航天局一直沒有合適的替代方案,因此國際空間站截止到目前還在運行。但是隨著設備和零部件老化,國際空間站也無力再承擔運行任務了,各國也應當將空間站儘快退役的事情提上日程。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壓力也將倍增,一方面中國「天和」核心艙正式投入運營之後美國提出的合作項目都被中國拒絕了,另一方面美國想要通過各國加大投資來延長空間站退役年限的提議也遭到了俄羅斯的反對。

俄羅斯拒絕加大投資延長國際空間站退役年限

中國空間站運營之後吸引了眾多國際客戶的目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提出倡議要加大投資來維修國際空間站。

眾所周知,美國之前出台的「沃爾夫條款」禁止中國與美國開展航天合作,所以在中國空間站運行之後,中國也有理有據拒絕了美國的合作請求。而中國空間站在運行中也得到了諸多客戶的青睞,所以美國方面也擔憂長此以往美國在空中領域的主導權將會喪失,因此美國為了能夠延長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就向國際空間站各個合作國倡議增加投資來維修和升級空間站。但是這個提議卻遭到了俄羅斯的拒絕,要知道俄羅斯作為國際空間站最重要的合作國,其承擔著空間站五分之二的工作量。

現如今美國的倡議不僅遭到俄羅斯的拒絕,而且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將會在2024年之後徹底退出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項目。這對於美國來說將是致命打擊,因為美國自主研發的「太空發射系統」還未通過測試,所以俄羅斯宣布退出國際空間站之後,該空間站也有可能會陷入癱瘓的境地。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原創著作,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福建日報、央視網、中華志願者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