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2025年05月24日11:22:10 國際 100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莫迪站在講台上,話還沒說完,鏡頭已經掃到了他緊握話筒的手。話語剛出口,印度媒體便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狂歡:「我們不會讓巴基斯坦繼續享受我們的水!」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這句話不只是一個外交信號,它是一次蓄謀已久的投石問路。就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剛發生大爆炸的第二天,莫迪選擇了這個時間點公開發聲,不是巧合,是算計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莫迪政府每次在外交上碰壁、國內經濟踩雷、社會矛盾爆發,就會把槍口抬向鄰國。

這一次,爆炸發生在巴方境內,莫迪卻像踩了尾巴一樣跳得比誰都高。他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製造問題。印度國內通脹、失業、教派衝突,哪一樣不比巴基斯坦更急?可他偏偏選了這個時機,拿水資源開刀。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水,是印巴之間最敏感的神經。1960年簽訂的《印度河水協議》,本該是兩國之間最堅實的底線。

六十多年過去了,這條底線被印度一次次試探、一次次逼近紅線。從2016年烏里襲擊事件之後的「斷水威脅」,到如今的再度發聲,莫迪的算盤從未變過——用水資源當作外交的扳手

這一次不同的是,不是巴基斯坦先動的手,是印度主動挑起的火。

俾路支的爆炸事件尚未查明真相,印度媒體卻已經一口咬定是「恐怖主義」,而且不惜用最刺激的字眼,將矛頭直指伊斯蘭堡。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莫迪的發言不是偶然,而是一次設計過的輿論引導。他知道國內需要一個外部替罪羊,而巴基斯坦永遠是那個最方便的角色。

別忘了,就在莫迪發言前不到二十四小時,中國外交部剛剛對印巴局勢表達了「高度關注」,呼籲保持克制。

中方話音未落,莫迪就立刻上台表態,這不僅僅是對巴基斯坦的挑釁,更是一種對中國立場的「對沖」

他在賭,中國不會因為一次表態就出手干預;他也在賭,巴基斯坦爆炸事件足夠吸引眼球,可以掩蓋他國內的焦頭爛額。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印度突然派出商業代表團訪問台灣,簽署了一紙毫無實際意義的「合作備忘錄」

這不是經濟動作,是政治動作。印度想通過台海議題刷存在感,順便噁心一下北京。可全世界都看得出來,這種動作的實質意義幾乎為零。台灣並不能給印度提供什麼實質性資源或市場,反倒是印度的「友台表演」正在不斷撕裂它與中國的邊界溫度。

這些動作連在一起看,就很清楚了:莫迪在打「一盤大棋」——不是對巴基斯坦一國,而是對整個南亞格局的重新布局

可惜的是,這盤棋看起來熱鬧,實則漏洞百出。一個國家如果連國內基本秩序都難以維持,還要靠外部衝突來維穩,那它的所謂「戰略主動」,不過是牆上畫餅。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印度空軍的尷尬戰績,更是這場表演的底色。最近一次印巴空中交火中,印度空軍被傳「0:6敗北」,雖然這數據並無權威認證,但它在印度社交平台上卻被廣泛傳播。

這類傳聞之所以能廣泛流傳,恰恰因為它擊中了印度民眾內心的痛點——對軍事實力虛張聲勢的失望。莫迪政府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才必須靠「斷水」這種看似強硬、實則廉價的手段來轉移視線。

再看印度軍方近期的動作,開始逐步淘汰西方武器系統,轉向國產武器,例如「阿斯特拉」空對空導彈的部署,表面上是「自主國防」,實質上是「無可選擇」。

西方對印度軍購越來越謹慎,而國產軍工又尚未成熟,印度軍隊此刻正處於一個「換裝不如舊裝」的尷尬階段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這時候挑起外部摩擦,是為了轉移軍方內部的不滿,同時也是向選民證明「我們還在進步」。

最近印度媒體高頻率提及所謂「硃砂行動」,雖然外界對這一軍事或安全行動知之甚少,但能肯定的是,這是一次輿論塑形工程

印度政府在努力營造一種「主動出擊、正義反擊」的敘事,而不是被動應對。這種策略在2019年印巴衝突之後就開始嘗試,如今被再次復刻。

而所有這些操作,最終都需要一個「敵人」來完成閉環。這個敵人過去是中國,有時候是穆斯林世界,現在則換成了巴基斯坦。

莫迪需要不斷地製造「對抗」,來掩蓋「無能」。他不能解決失業問題,就製造安全焦慮;他不能平衡財政赤字,就製造民族主義狂歡。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水資源問題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1960年的《印度河水協議》之所以能維持這麼久,是因為它是區域穩定的「底線工程」。

一旦印度真的採取單方面行動切斷水流,那不只是外交事故,那將是一次系統性崩盤。屆時,國際仲裁、聯合國介入,再到地區國家選邊站隊,南亞將再次被推向邊緣。

對中國而言,這一切不能視而不見。

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夥伴,中巴經濟走廊一旦牽涉到俾路支的安全不穩,那不僅是巴基斯坦的事,更是中國西部戰略安全的事。而印度這種「多線出擊」的姿態,註定是高風險的賭博。

中方話音剛落,莫迪突然表態,不會善罷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想在中巴之間玩「夾縫外交」,圖的是短期話語優勢。但現實不會慣著它。

中方不會在原則問題上讓步,巴方也不可能對水資源讓渡。印度真要動這一口水,就等於親手撕掉了它與鄰國之間最後的信任底線。

莫迪想賭,不妨讓他賭。只是風一旦起,不是所有人都能騎在上面飛。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 天天要聞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日前,中國電建承建的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正式併網發電將有助於尚比亞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旱季電力保障尚比亞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位於卡布韋中央省齊桑巴區,是中贊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 天天要聞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原標題: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馬學禮 李靜楠 通訊員孫婷 蔣娜5月23日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總工會聯合匯融商場、佰德隆樓宇工會在匯融商圈舉辦了思政教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講座,吸引了40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我已經是可被驅逐出境(deportable)的狀態了。」劉若彤說話時,帶著一絲黑色幽默,她將自己形容為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送去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此時,更有不少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在小紅書上吐槽,自稱己是「哈佛難民」。正值美國高校的畢業季,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的抗爭,進入了另一輪高峰。2025年5...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 天天要聞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中美在瑞士達成重要共識,大幅降低雙邊貿易關稅,建立經貿磋商機制,彰顯了雙方希望以對話方式解決各自關切的強烈意願。「貿易戰」沒有贏家,關稅是把雙刃劍,在傷人同時不可避免造成自身的傷害。反之亦然,避免關稅和貿易衝突的持續升級對雙方都有著重要意義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 天天要聞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近日,中美雙方團隊在瑞士日內瓦就美國對全球濫施「對等關稅」政策及對我加征非理性高額關稅展開對等磋商。中方有理有據地批駁了美國濫施關稅對全球經濟貿易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並堅持美方應全面取消無理加征的所有關稅。
哈佛起訴特朗普政府 白宮:「毫無意義的」訴訟 - 天天要聞

哈佛起訴特朗普政府 白宮:「毫無意義的」訴訟

美國哈佛大學23日起訴特朗普政府,稱其「公然侵犯」美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就「禁招令」範圍是否會擴大,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確否定。
哈佛「禁招令」風波下,比利時王儲陷去留困境 - 天天要聞

哈佛「禁招令」風波下,比利時王儲陷去留困境

美國哈佛大學23日起訴特朗普政府,稱其「公然侵犯」美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就「禁招令」範圍是否會擴大,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確否定。
犍為縣開展葯械化監測工作培訓會 - 天天要聞

犍為縣開展葯械化監測工作培訓會

近日,樂山市犍為縣市場監管局邀請樂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專家,分兩批次組織召開全縣葯械化不良反應/事件及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培訓會,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監測能力,確保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