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2025年05月20日14:52:09 國際 1528

印度低頭求購鍺金屬?中國稀土管控戳破莫迪工業夢。

中國一紙禁令掐住印度工業命脈,莫迪政府連夜派人來華談判。

日前,印度大使館向中國遞交書面文件,希望中國能夠對印度高抬貴手......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那根卡住印度的「刺」——鍺

說起,它雖然不像黃金那樣耀眼、不像稀土那樣常被媒體提及,但它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的地位,卻幾乎無可替代。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這個聽起來不起眼的小元素,是半導體領域的關鍵材料,還是製造紅外夜視儀、光纖通信系統、高端醫療成像設備,乃至航天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原料。

簡單說,沒有它,很多高科技產品都像失去了「味精」的大餐,寡淡無味,甚至根本無法出爐。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鍺屬於典型的「軍民兩用」戰略資源。

既能造高端顯微鏡,也能做導彈紅外製導系統。

儲量稀少、提煉難度高,讓它成了全球科技大國爭相爭奪的「香餑餑」。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而全球最有底氣說話的國家,正是中國。

中國不僅掌握著全球超過60%的鍺礦產出,還擁有超過90%的加工提純能力,是當之無愧的產業鏈頂端玩家,真正意義上的「鍺霸」。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而此刻野心勃勃、渴望「科技大躍進」的印度,正好撞上了這個現實。

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製造」計劃,尤其是在半導體、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想要後來居上,就必須確保包括鍺在內的一系列關鍵金屬的供應安全。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可惜,這種時候中國對鍺等關鍵金屬的出口限制政策早已實施快兩年,印度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匆匆地找上門來求解。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兩年後的「遲到」求援,印度到底在磨蹭什麼?

最初中國發布鍺出口管制時,印度方面反應並不強烈,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輕描淡寫。

畢竟,當時印度本土對高純度鍺的需求量還不算龐大,一些零星的實驗室項目和初期半導體布局,還沒到「缺了就活不了」的地步。

加上印度向來擅長多線操作,他們一邊從中東的阿聯酋兜底,一邊從非洲和東歐的小渠道零散進口,東拼西湊之下,似乎也能維持表面平靜。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但這樣的「應付式採購」沒撐多久就露出了弊端。

莫迪政府放出狠話,要在晶元產業上實現本土化突破,還拉上了塔塔、信實這類巨頭企業下注,準備從封裝測試一路干到晶元設計與製造。

特別是在汽車晶元、軍工器件和5G核心模塊方面,一旦量產需求提上日程,對鍺的需求不僅成倍增長,質量要求也水漲船高。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那些通過中間商倒騰來的貨,純度參差不齊,來源模糊,根本無法滿足車規級、航天級晶元所需的超高純度標準。

更別說一旦產線啟動,鍺的供應鏈出半點差錯,就可能導致全線停擺。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一些企業負責人眼看「人等鍺」變成了「廠等鍺」,急得團團轉,不得不以三倍、甚至五倍的價格從歐洲二手渠道搶貨。

可這些高價鍺要麼雜質偏高,要麼批次不穩定,結果花錢買罪受。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到了這一步,印度政府才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臨陣磨槍也許來得晚了點,但眼下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國際市場上四處求援,試圖繞過中國的鍺壁壘,哪怕是臨時抱佛腳,也要先把火救下來再說。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是誰在給「印度製造」挖坑?

這反應速度之慢,真讓人替印度捏了一把汗。

其實早在中國宣布對鍺實施出口管制的當口,《印度斯坦時報》《經濟時報》等媒體就發出過明確預警:這種稀有金屬一旦「被卡脖子」,將直接衝擊印度尚處起步階段的半導體產業鏈,甚至可能影響新能源和軍工領域的戰略布局。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可是,這些理性聲音就像在風中吶喊,沒能穿透政策層的壁壘,更無法喚醒那些「裝睡的人」。

直到若干工廠因原料短缺被迫停擺、企業主們四處托關係搶購都無果、項目進度連連受阻,印度政府才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但那時候,早已錯失了最好的應對窗口。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這背後暴露出的,是印度工業化過程中一個難以根治的老毛病:口號喊得震天響,規劃卻浮在空中。

高層熱衷發布宏大藍圖,總想著在終端產品上打響「印度製造」的招牌,卻往往忽視了基礎材料、關鍵工藝這些底層能力的夯實。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更嚴重的問題出在行政體系內的協調失靈。

工業部高舉「國產替代」的大旗,熱情高漲要干大事;可外交部門卻對鍺這種戰略資源的技術壁壘與全球供需格局一知半解,完全搭不上節奏。

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缺乏橫向溝通與危機聯動機制,政策層的「腸梗阻」久拖不治,導致原本可以提前布防的問題拖成了不可控的被動局面。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尤其在涉及對華戰略與國家主權這類議題時,印度外交機構更是躊躇不前,既不敢破局,又不願低頭,導致對華政策長期處於「嘴硬心虛」的半癱狀態。

結果吃虧的,還是那些嗷嗷待哺、被政策晾在一邊的本土企業。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印度左右為難的戰略棋局

印度這次在鍺資源上的尷尬局面,實際上是它在中美兩大超級強權之間左右搖擺、戰略模糊的真實寫照。

它試圖複製冷戰時期「不結盟」的經典套路,想兩頭討好,既不徹底站隊美國,也不徹底倒向中國,妄圖在夾縫中獲得最大利益。

但現實遠比當年複雜,全球產業鏈早已緊密交織,彼此依存,早已不是那個「孤立自守」還能奏效的時代。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印度一方面積極響應美國「友岸外包」的號召,主動配合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前不久剛剛宣布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12%的關稅,這舉動被視為送給美國副總統的「政治獻禮」,表達親近之意。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印度又擔心把中國徹底得罪,畢竟中國手中握有許多關鍵原材料和供應鏈控制權,完全斷了對華合作會讓印度高科技產業受創嚴重。

這種既想從中美競爭中獲利,又害怕引火燒身的矛盾心態,導致印度在戰略選擇上非常糾結,結果往往是兩頭不討好。

美國沒真心信任,關鍵供應鏈也沒能完全脫鉤,中國方面合作門檻也未必因此降低。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在鍺這種關鍵資源上,印度手裡既沒有像樣的替代方案,也缺乏足夠的談判籌碼。

如今這「求饒」的姿態,跟它在貿易等問題上時不時展現的對華強硬,簡直判若兩人。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中國的「鍊金術」

中國能夠用資源牌精準「點穴」,絕非僅靠礦產本身的稀缺性,而是依託於其掌握的從採礦、提純到深加工乃至高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優勢。

這種將粗礦變成高精尖工業材料的「鍊金術」,才是中國手中的真正王牌和底氣所在。

擁有這樣一條完備且高效的產業鏈,不僅保證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更賦予了它在國際博弈中舉重若輕的能力。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反觀印度,即便明天突然在自家土地下發現了一座大鍺礦,沒有成熟的提純和深加工體系,缺乏技術和產業積累,也只能是「金飯碗卻無銀兩」,無法將礦石轉化成晶元製造中不可或缺的超高純度材料。

資源的存在不等於掌控,產業鏈的斷裂意味著優勢根本無法變現。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印度這次在鍺問題上摔的跟頭,確實值得深刻反思。

工業化絕不能只盯著那些華麗的GDP增長數字或者終端產品的組裝線,而是要扎紮實實地把基礎材料的供應和關鍵產業鏈的自主可控作為核心抓手。

沒有堅實的基礎支撐,所有光鮮的表面繁榮都只是空中樓閣,隨時可能崩塌。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在大國博弈和全球供應鏈錯綜複雜的棋局中,盲目選邊站隊或寄希望於投機取巧,往往會讓一個國家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最終不僅失去主動權,甚至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

印度終於知道疼了!莫迪已派人上門,希望中國能「高抬貴手」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錯過考公母子大鬧機場的「羅生門」:普通人也要遏制流量衝動 - 天天要聞

錯過考公母子大鬧機場的「羅生門」:普通人也要遏制流量衝動

同一件事接連兩天登上熱搜,前後情節卻大相徑庭——5月19日,「母子錯過航班大鬧機場稱耽誤次日考公」登上網路熱搜,有網友發布視頻稱,5月17日晚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一名女子因值機遲到錯過航班而大鬧機場,哭喊耽誤兒子考公,並稱其子告訴民警遲到系母親捨不得打車;然而19日晚當事女子卻向媒體澄清,視頻中的「兒子」其...
稷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展「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 - 天天要聞

稷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展「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

【來源:稷山縣人民政府網_部門動態】2025年5月20日是第26個「世界計量日」。為進一步強化民生計量監管,倡導誠信經營理念,5月20日上午,稷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計量順時代之需,應民生之盼」為主題,舉行「世界計量日」宣傳活動,吸引了廣
列國鑒·敘利亞|記者觀察:敘利亞衝突頻發 和平重建前路艱難 - 天天要聞

列國鑒·敘利亞|記者觀察:敘利亞衝突頻發 和平重建前路艱難

新華社大馬士革5月20日電(記者程帥朋 冀澤 馬曉成)去年12月政局劇變後,敘利亞安全局勢仍不穩定,襲擊頻發。治理體系崩潰、經濟發展困難、宗派矛盾與外部干預難以擺脫等挑戰,讓敘利亞的和平前景充滿不確定性。5月3日凌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附近地區遭到以色列空襲後升起濃煙。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多地衝突再...
此次英歐關係「破冰」 竟是因為美國? - 天天要聞

此次英歐關係「破冰」 竟是因為美國?

英國與歐盟19日舉行英國「脫歐」後首次英歐峰會,達成多項協議。英歐領導人均表示,此次峰會是「歷史性時刻」,成為雙方關係「重置」的標誌。分析人士指出,英歐關係一度冷淡,但美國政府政策轉向,是促成英歐再次「牽手」的一個因素。
莒南縣召開「林長+檢察長」座談會,攜手共護生態綠 - 天天要聞

莒南縣召開「林長+檢察長」座談會,攜手共護生態綠

【來源:臨沂市林業局_縣區】5月16日,莒南縣成功召開「林長+檢察長」座談會,旨在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有效推進林業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和檢察監督銜接配合,提升林業生態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保護髮展森林資源的強大合力。
金鄉縣審計局召開參審中介機構業務培訓會 - 天天要聞

金鄉縣審計局召開參審中介機構業務培訓會

【來源:金鄉縣政府_部門】為進一步規範參審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行為,防範審計風險,提升審計工作質效,5月19日,金鄉縣審計局組織召開參審中介機構業務培訓會。
中國的反擊果然來了,對藏南地區有新說法,莫迪不認也得認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反擊果然來了,對藏南地區有新說法,莫迪不認也得認

文|五月編輯|五月前言最近,中國民政部發布公告,對藏南地區的27個地理實體進行標準化命名,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在該長期爭議地區的立場進一步明確。印度一向將該地區稱為「阿魯納恰爾邦」,並視其為自己的領土。印度對此舉強烈抗議,並要求中國撤回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