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逾百隻產品下調業績比較基準,銀行理財多元化配置資產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隨著降准降息「靴子」落地,銀行理財市場也迎來新挑戰。近期,超百隻銀行理財產品宣布下調業績比較基準,部分產品調降幅度高達155個基點。
受訪機構和人士認為,降准降息背景下,銀行理財面臨「資產荒」困境,除了降費攬客外,理財公司應多元化配置資產,同時在產品創新和服務等方面發力。
逾百隻產品下調業績比較基準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7日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已有超百隻產品宣布下調業績比較基準,並有部分產品的調整幅度超過100個基點。例如,興業銀行天天萬利寶穩利1號凈值型理財產品b款宣布,自5月14日起,業績比較基準由2.1%~4.05%調整為1.5%~2.5%。其中,業績比較基準上限下調了155個基點。
收益表現方面,普益標準數據顯示,5月5日至5月11日,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理財)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62%,環比下降0.29個百分點。
普益標準研究員劉思佳表示,今年5月,央行通過降准降息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帶動市場利率走低,整體營造較為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有利於債券利率跟隨政策利率共同走低,整體對債市走勢形成利好,但同時對債券票息收益帶來一定影響。更多投資者仍關注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穩健性,機構在資產配置上可適當縮短組合久期,關注確定性更高的短債投資機會。
國聯民生證券基金研究聯席首席分析師張菁認為,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銀行理財需要優化投資組合,通過增加多元資產配置,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降低對單一資產的依賴,以平衡風險和收益。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表示,後續債市變化將是多重因素博弈後的結果,除了貨幣政策以外,債券收益率還受到國際政治、金融形勢等綜合影響。目前債券收益率相對較低,加之過往年份形成的高息資產在今年逐步到期,投資難度加大,向多元配置要收益已經逐步成為共識,包括權益、另類和海外等資產都進入了銀行理財的視野。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表示,央行此次降准降息政策將對債市產生較大影響。首先,降准釋放的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將增加銀行體系的可用資金,從而推動市場利率下行,短端利率下行更為明顯。其次,在具體資產表現上,短端債券可能因利率下行而受益,而長期債券可能因市場對未來政策寬鬆預期的反應而出現波動。資金寬鬆環境下,機構對高評級信用債需求增加,尤其是政策支持領域的專項債券,可能因結構性工具利率下調而更具吸引力。
優化產品「貨架」
提供多元配置策略產品
在今年一季度銀行理財規模出現縮水後,二季度以來,理財公司持續加大攬客力度,近期有多家機構發布降費公告。
例如,民生理財貴竹固收增利半年發180天持有期3號理財產品g份額宣布,自5月20日(含)起,銷售費率由0.5%降至0.1%;渤銀理財銀儲有道系列持盈7天最短持有期固收理財產品1號的銷售費率自5月21日起由0.5%降至0。
業內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除了降費措施外,理財公司還可以在產品創新和服務等方面發力,持續增強客戶黏性。
「在當前長期利率下行的環境下,銀行理財需要進行產品多元化創新。」王鐵牛表示,在理財產品類型上,可以適當推出含權的產品增強收益彈性,可以通過「固收+」策略配置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或另類資產,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升收益潛力,同時,通過推出不同期限和不同風險偏好的產品以滿足投資者多層次的理財需求。
劉思佳認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走低或為大趨勢,機構可通過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理性建立收益預期,客觀看待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滑;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市場分析、產品業績歸因等服務,增強產品運作透明度,減少因市場波動帶來的非理性贖回現象。
在產品費率方面,劉思佳表示,除了降費,機構還可以建立與產品實際收益掛鉤的費率機制,加強與投資者利益綁定,以增強客戶黏性。此外,機構還應優化產品「貨架」,滿足各類投資者理財需求,例如,提供多元配置策略產品,通過提升產品收益彈性,加強投資吸引力;結合市場趨勢、地域特徵等因素提供差異化產品,如布局低波、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特色主題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機構應堅守絕對收益初心,運用多資產配置,依託母行資源不斷尋找優良資產,持續創造相對於存款的超額收益。」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表示。
劉思佳認為,普通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與收益目標,選擇與自身理財需求相適配的產品;同時,通過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風險,遴選不同類型產品組合投資。
王鐵牛也表示,普通投資者應關注理財產品的風險與收益匹配情況,同時,要持續關注市場動態,適時調整投資組合。
編輯:張潔
校對:王玥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