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2025年05月18日11:10:12 國際 5664

俄烏戰爭爆發後,雙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交換戰俘和陣亡者遺體;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內交換的批次雖多,但數量上並不算大。

而在最近的俄烏直接談判中,雖然涉及根本的問題肯定是沒解決,但達成了戰俘交換方面「1000人換1000人」的協議。

如果協議能順利執行的話,這將是俄烏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在陣亡者遺體交換方面,因為並不是遵循「一對一」交換的原則,所以肯定不是不會出現千人對千人之類的交換場景了。

不過涉及將近1000之數的交換,倒還真的有,甚至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

在5月16日最新的一次交換中,俄軍用909具收殮到的烏軍陣亡遺體來交換烏軍手裡掌握的34具俄軍陣亡者遺體。

很顯然,這一比例還是很懸殊,有將近1比27之高。

咱們之前說過很多次,這肯定不是目前雙方真實的戰損比,因為這要真是戰損比的話,俄軍可早就在基輔閱兵了。

不過真實戰損比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這卻證明了俄軍是戰場掌控程度更高的一方。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或者再簡單點說,在俄烏戰場上大多數的攻防作戰中,俄軍都是笑到最後的一方。

也正因如此,它才能在收殮己方陣亡者遺體的同時,又能搜集到大量的烏軍陣亡遺體。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一般來說陣亡遺體都是自己收自己的,烏軍未能回收的己方遺體,一則是在防守狀態時陣地失守,遺體無法收回,比如庫爾斯克主戰場就是如此;

二則是在進攻狀態時,因為進攻戰果無法鞏固,後續又被俄軍打了回來,那麼先前陣亡的遺體也無法回收,就又落在了俄軍手裡,比如紅軍城西側戰場就是如此。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烏軍目前能夠控制到俄軍陣亡遺體的情況,多是在挫敗其突襲行動後,後者沒有在短時間內又來搶攻,因此烏軍有時間來鞏固陣地,清理遺體。

比如之前扎波羅熱的俄軍第58集團軍進攻小托克馬奇卡,俄軍突擊隊最終未能控制村內陣地,而後續又沒有繼續發動攻擊,所以在村內陣亡的突擊隊員遺體,多數就被烏軍清理到了。

不過從俄烏雙方交換遺體的數量來看,烏軍清理到的顯然不多。

以2025年雙方的五次交換行動來看,烏軍交出的俄軍陣亡者遺體,分別為:

1月24日49具、2月14日45具、3月28日43具、4月18日41具、5月16日34具,以上總計為212具。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俄軍在上述五次交換中交出的烏軍陣亡者遺體分別為:

1月24日757具、2月14日757具、3月28日909具、4月18日909具、5月16日909具,以上總計為4241具。

所以就2025年以來雙方交換陣亡者遺體的總體情況來看,大約是1:20,而且越往後懸殊越大。

尤其很明顯的是俄軍現在在「控數」,前兩次都是「757」,後三次則都是「909」。

相同的數據肯定不是巧合,而是俄軍在交換中表達潛台詞:它能夠輕鬆搜集到大量的烏軍陣亡遺體,所以能夠精準控制每次的交換數量,可以說這就是其對於掌握戰場的「顯擺」動作。

雖然這種潛台詞是俄軍用另外一種方式對烏軍的「喊話」,但對烏軍士兵本身,尤其是被收殮到遺體的陣亡者而言,起碼屍體交換回去是比較好確認死亡的,而確認死亡的話,至少家屬拿到撫恤金的概率會更大些。

這一點重要嗎?重要。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因為在戰場上烏軍還有大量的「失蹤」人員,實際上此類失蹤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陣亡了,只是還沒有找到屍體或者說根本不會再有屍體了。

比如在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滑翔制導炸彈直接命中的區域,基本就不會有屍體留下了;還有些烏軍陣亡在林木線支撐點內後,俄軍未必會過來清理,所以屍體就留在其中無人收殮。

相較於這些情況,能夠被收殮後安葬,確認陣亡身份,家屬能夠得到撫恤,肯定是好不少了。

但戰爭是殘酷的,以俄烏戰爭的實情註定了有大量陣亡者無法被收殮,從而成為永遠的失蹤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F-35險遭擊落,美國感到恐慌」 - 天天要聞

「F-35險遭擊落,美國感到恐慌」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6日報道,胡塞武裝險些擊落F-35,美國感到恐慌。據《紐約時報》的最新報道,胡塞武裝的一枚地對空導彈險些擊中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35——美國戰鬥機隊伍中的「皇冠上的寶石」。當時,這架參加打擊胡塞武裝的「莽騎兵」行動的F-35戰鬥機被迫採取規避動作以躲避來襲導彈。這個事件引發人們對...
3位幹部(擬)履新,2人(擬)任正廳新職 - 天天要聞

3位幹部(擬)履新,2人(擬)任正廳新職

任東當選宿州市市長5月16日,安徽省宿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市政務中心禮堂召開。會議選舉任東為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公開資料顯示,任東,男,漢族,1972年10月出生,安徽舒城人,省委黨校研究生,中共黨員。
已致2人死亡,19人受傷!撞橋前船隻疑似失去動力,墨海軍帆船撞橋事故細節披露 - 天天要聞

已致2人死亡,19人受傷!撞橋前船隻疑似失去動力,墨海軍帆船撞橋事故細節披露

當地時間17日晚,一艘墨西哥海軍大型帆船在穿越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時,桅杆撞到大橋並折斷,導致多人受傷。紐約警察局官員稱,該船隻顯然失去了轉向動力,被河水的水流沖向大橋。據CCTV國際時訊,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剛剛通過社交媒體證實,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其中1人是事發時從桅杆高處墜下身亡。事故還造成19人受傷...
最新!墨海軍帆船撞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已致2死19傷!撞橋前船隻疑似失去動力,事故細節披露 - 天天要聞

最新!墨海軍帆船撞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已致2死19傷!撞橋前船隻疑似失去動力,事故細節披露

每經編輯:畢陸名據CCTV國際時訊18日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17日晚撞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的墨西哥海軍高桅帆船——「誇烏特莫克」號訓練艦是當地時間5月13日駛入曼哈頓下城的,停泊在南街海港17號碼頭。紐約警察局官員稱,該船隻顯然失去了轉向動力,被河水的水流沖向大橋。據悉,這艘西班牙式三桅帆船建造於1982年,...
河中現死魚,懷化市委書記現場察看 - 天天要聞

河中現死魚,懷化市委書記現場察看

近日,湖南省懷化市舞水河部分河段出現水體渾濁、局部死魚現象,引發廣泛關注。據《懷化日報》報道,5月17日下午,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到河岸邊察看水質情況,強調要儘快搞清楚水體渾濁、魚死亡的原因,認真負責地回應群眾關切。
商務部:對原產美、日、歐盟、台灣地區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對原產美、日、歐盟、台灣地區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25號 公布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簡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4年5月19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4年第18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以下稱被調查產品)進...
馬來西亞一輛法拉利失控起火,車內華裔情侶死裡逃生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一輛法拉利失控起火,車內華裔情侶死裡逃生

近日,一輛法拉利跑車,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市行駛途中失控,撞上路旁防撞欄起火,車內華裔情侶及時棄車逃生,幸無人受傷。△消防員正在車禍現場滅火。警區主任沙利夫賽於的文告指出,涉事的法拉利458 Spider跑車連同另12輛不同型號法拉利跑車組成車隊,從新加坡出發,朝度假地關丹芝拉丁駛去。消防員到場為已燒成廢鐵的法...
墨西哥海軍一帆船撞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多人落水!現場視頻 - 天天要聞

墨西哥海軍一帆船撞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多人落水!現場視頻

當地時間5月17日晚,一艘載有約200人的墨西哥海軍大型帆船撞上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多人落水。有媒體報道說,涉事船隻共載有277人,此次事故發生於墨海軍帆船對美國紐約進行節日訪問期間,事發時間為17日21時左右。據消防官員和消息人士稱,搜救行動正在進行中。紐約當地消防部門表示,事故中有人「嚴重受傷」。更多詳細...
四川一州委書記暗訪,發現個別幹部不假離崗、在崗不在狀態 - 天天要聞

四川一州委書記暗訪,發現個別幹部不假離崗、在崗不在狀態

據「微阿壩」消息,5月16日下午,四川省阿壩州委書記徐芝文採取「四不兩直」方式,隨機到州級相關部門開展暗訪,實地督導幹部在崗在位、履職盡責等情況。徐芝文到州級相關部門開展暗訪報道稱,徐芝文先後前往州科技局、州農業農村局、州民政局、州應急管理局,實地走訪各科室。暗訪中發現,個別單位管理「寬鬆軟」,制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