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記者當地時間16日獲悉,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的三方會談已經結束。這是時隔三年俄烏再次直接對話。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熱列茲尼亞克表示,伊斯坦布爾談判毫無成果。
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表示,俄方對會談結果基本滿意並願意繼續保持接觸。梅金斯基稱,俄烏很快將進行1000對1000的換俘;俄方注意到烏方提出的領導人直接會晤談判請求;俄烏雙方將各自提交對未來停火細節的看法,並在這之後繼續談判。
這次的直接談判是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11日提議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隨後回應稱,他將在土耳其「等候」普京。不過,普京並未前往土耳其,澤連斯基目前也已經離開了土耳其。
澤連斯基:俄代表團級別低
俄方:已獲得普京授權
據烏克蘭消息人士稱,作為停火條件,俄羅斯代表團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撤軍。俄羅斯的其他要求也都是「不可接受的」,遠遠超出了先前討論的範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非常感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參與和接待。澤連斯基說,他早已準備好在安卡拉或伊斯坦布爾與普京直接會晤,在他看來,會晤不是目的,解決所有重要問題才是關鍵。但抵達伊斯坦布爾的俄羅斯代表團級別很低,代表團中沒有在俄羅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人。
此外,澤連斯基還表示,他已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英國首相斯塔默以及波蘭總理圖斯克進行了深入交談。他指出,烏克蘭方面願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最快速度實現真正的和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16日在阿爾巴尼亞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時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全面、無條件、誠實的停火,這必須立即發生」。
俄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15日向媒體表示稱,俄方代表團已獲得俄總統的批准,具備談判所必要的許可權和權力。會談當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在伊斯坦布爾的俄方談判代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保持著密切聯繫,並且已經掌握了談判所需的所有指導方針。
△梅金斯基
俄方代表團由俄總統助理梅金斯基擔任團長,成員包括:俄副外長加盧津、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總局局長科斯秋科夫、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此外,俄方與烏方談判的專家名單包括,俄外交部獨聯體事務二司司長波利修克、俄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舍夫佐夫等4人。
另外,烏方代表團由12人組成,由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率領。烏方代表團成員包括烏克蘭安全局、總統辦公室、外交部、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對外情報局、國防部情報總局等部門官員。
俄羅斯外交部無任所大使羅季翁·米羅什尼克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在伊斯坦布爾談判,但沒有設想國家領導人出席談判。這不是國家領導人的會談。沒有人邀請澤連斯基去伊斯坦布爾。米羅什尼克強調,俄羅斯領導人不可能出席當前形式的談判。「現在不會有實際文件。因此何談國家領導人前去簽署文件?」他還說,基輔關於在伊斯坦布爾只能討論停火的立場與莫斯科的立場不符。俄羅斯已多次表達自身觀點,只有建立統一監管機制,停火制度才有意義。米羅什尼克指出,烏克蘭代表團中沒有善於從政治上解決問題的政治家、外交官和談判人員。
烏克蘭、土耳其和美國
三方會議聚焦俄烏和平機制
當地時間5月16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在社交媒體上透露,烏克蘭、土耳其和美國當天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一次至關重要的三方會議。烏克蘭外交部長瑟比加、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共同出席,他們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以及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和土耳其國家情報組織主席卡林展開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對話。
會議的核心聚焦於實現烏克蘭公正和可持續和平的機制。所有參與方一致認為,這場衝突必須以全面、無條件的停火作為結束,並且這一停火將成為後續一系列決策的基石。
本次會議中,人道主義問題受到了各方的特別關注,其中釋放被扣押烏克蘭人以及遣返被驅逐兒童成為重中之重。
此外,烏克蘭外交部長瑟比加表示,俄羅斯現在需要證明其在推動和平進程上的嚴肅性。瑟比加說,當前需要具體的解決方案,其中首要是實現至少30天的無條件、全面和持久停火。他強調,烏克蘭已準備好為和平付出努力,俄羅斯也必須表明其同樣做好了準備。
專家:烏方談判主導權不在自己手上
美國或是俄烏談判「最著急一方」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俄烏雙方對於談判陣容的爭奪,其實是雙方互相進行輿論戰的一部分。博弈是環環相扣的,實際上俄烏從4月份開始就進入到博弈的節奏中了。我覺得具體的時間點可能是特朗普威脅要退出談判,而且表達了對俄羅斯、對烏克蘭都很失望的情緒之後,各方就開始博弈。
俄羅斯方面進行了兩次較短時間的停火,然後烏克蘭方面就反過來說俄羅斯停火時間太短,沒有誠意,應該進行為期30天的停火。俄羅斯又指責烏克蘭不要只討論停火問題,而更應討論俄烏衝突的深層次問題,應進行沒有先決條件的談判,而不是一定要先停火再談判。烏方則又開始說要談判可以,但是俄羅斯要派出普京跟澤連斯基對話。
後來也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烏方才同意跟俄羅斯進行談判。但是雙方又出現對談判陣容的博弈,澤連斯基說俄羅斯的陣容沒有誠意等等。所以,可以看出雙方的博弈是你來我往、一環扣一環的。
實際上這反映出兩個問題:
第一,雙方都在爭奪誰是代表和平的一方。因為,如果國際社會認可了代表和平的一方,就會給這方帶來國際上的支持。
第二,這也反映了雙方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談判要取得成果還是很難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王朔:雖然烏克蘭是俄烏衝突的當事方,但是從衝突開始,主導權就不在烏方手中,背後最大的掣肘因素還是美西方。
為什麼會出現俄烏衝突,根源在哪兒?無非是北約東擴,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到後來衝突起來了之後,當時的拜登政府積極支持烏克蘭,給烏克蘭巨大的軍事援助,讓烏克蘭儘力去消耗俄羅斯的資源和戰爭潛力,從而取得對西方有利的一個態勢。現在特朗普上台以後,又覺得這個事吃虧了,他又表示烏克蘭要給美國足夠的好處,包括簽署礦產協議等等。
其實烏克蘭是不停受著西方的指揮棒,尤其是美國的指揮棒在來回搖擺,所以最後能不能夠談,談什麼,其實還是要按照西方的意思來。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王朔:應該說特朗普非常急於從烏克蘭問題上抽身,因為他在競選前就說過上台以後24小時解決俄烏衝突,所以他上台後極力給各方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而且現在俄烏衝突已持續三年,成本太高,大家也倦了,到了可以坐下來談的時候。
但是這個事情並非那麼簡單,不會隨著特朗普的一聲令下就解決。特朗普當然希望儘快解決俄烏衝突,然後能夠有精力來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他認為美國霸權地位受到了挑戰,隨之採取了一種比較激進的辦法,就是現在發起的關稅戰。顯然地區衝突的問題,肯定不是特朗普全盤中最重要的問題,甚至他認為是成本,可以適當解決掉,所以我覺得特朗普他非常急於解決俄烏衝突。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王朔:歐洲對俄烏衝突的心態是非常矛盾的。比如對俄羅斯,歐洲知道俄羅斯是一個強大的鄰居,雖然不喜歡,但是對方搬不走,也不可能把俄羅斯消滅掉,要永遠面對這麼一個鄰居,同時它又有嚴重的恐俄症。歐洲擔心俄方在俄烏衝突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以後,會進一步向西對自身形成一種威脅,不管這種威脅是不是真實的,歐洲心理上的恐懼是非常強烈的。
同時,歐洲對烏克蘭也是這樣,一方面它希望烏克蘭能夠充當安全屏障,儘可能阻隔俄羅斯對歐洲的安全威脅,但同時它又不希望烏克蘭過於刺激俄羅斯,而把自己捲入到現實的軍事衝突中來,它更願意做一個第三方。
歐洲對於美國的心態更加矛盾。一方面歐洲對美國有強烈的安全需求,希望美國能夠繼續當美國的一個盟友,但同時它也知道特朗普是不靠譜的,所以我覺得歐洲的心態非常糾結。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