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2025年05月16日06:22:04 國際 1065

前言

特朗普這人真會挑時候搞事情。

如今,距離賴清德上任一周年了,就剩4天,特朗普突然拋出「統一論」,說什麼要把台灣問題和中美貿易談判掛鉤。

嚇壞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趕緊派出發言人和台「外交部」緊急回應。

那麼,在特朗普暗示統一後,賴當局如何回應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統一論」

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的一次記者會上說了些話,聽得人心頭一震,他竟然說如果中國願意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那就能有利於「統一與和平」。

這句話說得相當含糊,但其中的「統一」兩個字,聽起來卻有點特別,要知道,特朗普不是個會隨便說話的人,他可是個商人,精打細算的那種,所以,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這種手法就有點像是在把別人的家事當成交易籌碼,想著通過台灣」這個話題來做點買賣,問題是,中國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容外部干涉,就算特朗普再聰明,他也不能指望通過這種交易換來什麼實質性的結果。

特朗普表面上,一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在台灣問題上,一直保持著一種「玩火」的態度。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不但通過各種手段暗中支持「台獨」,甚至還打著台灣這張牌來牽制中國的發展,這種「小動作」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早已成為大家的心照不宣。

所以,特朗普忽然把台灣問題和中美貿易掛鉤,想通過台灣這個話題,繼續維持美國在台海地區的存在感,說白了,他並沒有做出任何具體的承諾,只是含糊其辭地說「對統一有利」。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為何特朗普突拋「對統一有利」?可能有三重用意! 海峽導報大台海 2025-05-15 09:20

當然,特朗普的話並沒有讓中國感到緊張,因為大家都知道,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根本不會被外部勢力左右,可他的這番話,卻讓台灣的當局開始坐不住了。

距離賴清德上任一周年僅剩下6天,而台灣島內在賴清德上台即將滿1年,島內有民調顯示,79.5%的民眾對賴清德不滿意,其中對其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不滿意達40.5%,上任以來次低紀錄。

支持與不支持幾乎持平,這意味著島內民眾的心已經開始動搖,這樣的局面還是賴清德從上任以來第一次面臨的尷尬局面,並且還是發生在特朗普發聲之後。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賴清德既要安撫島內民心,還得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和應對方案,來穩定島內的社會秩序和民眾情緒,看到這種情況,估計國民黨那幫人早就笑得合不攏嘴了。

畢竟,距離賴清德上任已經一周年,國民黨早就開始謀劃要在這個節點搞一次罷免行動,想要讓賴清德好好「交代」一下他的執政表現,重新奪回政治主導權。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這一招,簡直是把已經複雜的台海局勢弄得更加亂了,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究竟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戲碼,誰也無法預料。

中方回應

5月9日,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特朗普的不當言論,做出了明確而有力的回應,外交部發言人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這是基於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係準則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都不能將台灣問題作為謀取私利的籌碼,更不能觸碰中國的紅線。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從三國時期孫權衛溫到達夷洲開始,到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正式管轄台灣,再到清朝將台灣正式建省,台灣從來都是中國的領土,可以說,這不僅僅是歷史上的記載,還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哪怕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變遷,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

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但中國始終堅定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面對外部勢力的挑釁時,中國從不退縮,也絕不讓步。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中國從來不怕顯示自己的軍事力量,也從不在外交戰鬥中手軟,每當有人挑戰中國的底線,會得到堅決的回應,這背後是中國堅定的決心:不容任何勢力動搖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特朗普這一招,簡直是把已經複雜的台海局勢弄得更加亂了,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究竟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戲碼,誰也無法預料。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一部分人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是美國對台政策改變的積極信號,簡直開心的不能再開心了,在這些人心中,美國一直是他們的「靠山」,是維護台灣「獨立」的重要力量。

甚至在他們眼裡,台灣早就「獨立」了,只是沒能完全得到國際的承認,特朗普的話,只是讓他們有了更多幻想,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背後可能埋藏的深重危機。

而另一部分台灣人則對特朗普的言論充滿了憂慮,甚至是恐慌,對於他們來說,特朗普的話並不是看見了「希望」,而是看到了「危險」,他們擔心台灣會被大國政治鬥爭當作棋子,捲入中美之間的紛爭之中,變得無法自拔。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這些人清楚地知道,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相對弱小,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根本無法與中美這些超級大國相比拼,特朗普的做法,反而是把台灣推向了風口浪尖,讓台灣成為了中美博弈的焦點。

一旦這場博弈加劇,台灣可能就會成為犧牲品,成為大國間對抗的前線,這種擔憂不是空穴來風,歷史上不少小國都曾因為大國的博弈而陷入無盡的困境。

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最害怕的就是家園成為戰場,害怕自己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害怕未來變得一片黑暗,這種憂慮,甚至可以用「愁雲慘淡」來形容,很多人開始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捏一把冷汗。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無論是哪種反應,台灣社會都在這場風波中陷入了深深的掙扎。特朗普的一句話,也許只是隨口一說,但卻引發了島內社會的強烈震動,究竟接下來的局勢會如何發展,誰也無法預料,或許這場「大戲」才剛剛上演,而真正的「劇情」還遠未揭曉。

特朗普這次的「震撼發聲」可能會成為一個短暫的新聞熱點,但它不會改變兩岸關係的根本走向。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華夏經緯網

最後4天,特朗普親口暗示統一,賴當局作出反應,台島民意變了天 - 天天要聞

島內有民調顯示79.5%的民眾對賴清德施政不滿意,國台辦回應 環球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受賄1.29億餘元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王一新被判無期 - 天天要聞

受賄1.29億餘元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王一新被判無期

2025年5月16日,山東省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黑龍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黨組副書記、副省長王一新受賄一案,對被告人王一新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在案的王一新犯罪所得財物及孳息依法上繳國庫,不足部分繼續追繳。經審理查明:2008年7月至2020年10月,被告人王一新...
「朱雀玄武敕令」申請改名「周喬治華盛頓」,稱不影響22天後參加高考 - 天天要聞

「朱雀玄武敕令」申請改名「周喬治華盛頓」,稱不影響22天後參加高考

5月15日,24歲湖南郴州小伙「朱雀玄武敕令」再度申請改名「周喬治華盛頓」,他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我們縣公安局戶籍室工作人員今天打電話給我說審批通過了。」小朱向記者證實,他將參加6月份的高考。如此頻頻改名,會不會影響高考?>>>頻頻改名00後小伙申請改名「周喬治華盛頓」處待預審5月15日,這位00後小伙向記者...
特朗普透露:印度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透露:印度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

文/空山 中國堅決反擊關稅戰的強硬態度,最終換來了美方的重大讓步,一直以來「對標」中國的印度,卻終究學不來中國,莫迪也一改此前的強硬態度,對美國遞出了一份降表。 (特朗普透露印度....
聚焦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市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 - 天天要聞

聚焦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市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

【來源:舟山市政協_政協要聞】5月15日上午,市政協圍繞「加快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 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市政協主席王偉主持會議,市政府副市長方鐵道參加會議,市政協副主席謝永和、張偉平、貝璐國、干松章參加。
2025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 - 天天要聞

2025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

經測算,2025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43.2,同比提升6.5%。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571.9、658.3、224.1和69.3,同比分別提升15.7%、1.5%、1.4%和2.4%。4月,快遞市場蓬勃發展,服務網路能效提升,產業協同能力增強,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圖1 2023年4月-2025年4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聞2025.5.16 - 天天要聞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聞2025.5.16

據土耳其外交部消息,5月16日,美國、烏克蘭和土耳其三方會談已經在伊斯坦布爾談判會場,也就是土耳其總統府伊斯坦布爾辦公區多爾瑪巴赫切宮開始。
FBI前局長科米涉嫌「呼籲暗殺特朗普」 美國特勤局已發起調查 - 天天要聞

FBI前局長科米涉嫌「呼籲暗殺特朗普」 美國特勤局已發起調查

財聯社5月16日訊(編輯 牛占林)當地時間周四晚間,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宣布,美國特勤局正在調查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因他涉嫌對總統特朗普發出「死亡威脅」。事情背景是這樣的,周四科米發布了一張圖片,內容是貝殼拼成了數字「8647」,他給這張照片配上了文字:「海灘散步時看到的很酷的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