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在全球最大的批發中心——義烏小商品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加拿大零售商盧克·塞里安(luke therrien)穿梭於滿是聖誕節飾品、鑰匙圈和小物件的店鋪間,尋找著他曾經通過美國中間商採購商品的供應商。
香港《南華早報》5月7日報道稱,過去,這些美國中間商負責從數百家中國工廠挑選商品,並將其重新包裝,隨後提供給像塞里安這樣自己經營著一家公司的北美零售商。但如今,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庫存短缺和美國關稅政策等問題日益嚴重,塞里安選擇繞開美國中間商,在供應鏈崩潰之際尋求與中國建立直接聯繫。
雖然這種轉變增加了實地考察的時長並面臨後勤方面的障礙,但可能引領塞里安建立一個可持續性和成本效益更高的供應鏈。「一扇門關上了,另一扇門打開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說:「這個季節對我們來說會比較難熬,因為我們要為聖誕節採購。但從定價的角度來看,(從長遠來看)這顯然對我們更有利。」
「對於現在的任何商界人士來說,你都必須精打細算,找到新的方式來採購產品。這就是現實,我們將不得不把越來越多的採購轉移到美國以外,並努力尋找更多的直接參与者。」塞里安說道。
2025年2月19日,浙江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裡,外商在採購商品。 視覺中國
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挑起貿易戰,重新繪製全球供應鏈的版圖。關稅不再僅僅關乎成本問題,也正在從根本上重塑商品的採購、貿易和跨境運輸方式。
一方面,像塞里安這樣的買家繞過美國中間商,直接與中國供應商建立聯繫。另一方面,中國出口商也正目睹美國市場內部變得日益混亂——從海關積壓貨物到不穩定的關稅執法,這種壓力正從內部瓦解長期建立的貿易通道。
將超過70%的商品出口到美國的黃峰(音譯)表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使當前局勢愈發難以預測。「有些集裝箱貨櫃被徵稅,有些卻沒有,」他說:「我們被告知,以後可能需要支付差額,但沒人確切知道如何支付或何時支付。現在完全是一團糟。」
他補充稱,儘管自己長期專註美國市場,但轉戰其他國家並非易事——尤其是考慮到現有業務規模與標準要求,加之出口商仍受益於美元的主導地位這一事實。但他表示,如果美元失去其全球地位,將不會繼續與美國做生意。
「我不想再對美國(市場)加倍下注了,」他表示:「這個國家的信用狀況正在崩塌。老實說,我對它沒有多少信心,也不怎麼喜歡它。」
《南華早報》指出,美元目前仍是全球佔主導地位的貿易貨幣,對出口商而言,以美元結算往往意味著更可預測的付款方式和更優惠的匯率,儘管風險日益增加,這仍是許多出口商依舊冒著風險堅守美國市場的關鍵原因。
但近來,國際貿易戰風險加劇,特朗普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動蕩形勢更為嚴峻。短短數周內,美國政策混亂已經重挫數十年來人們對美元這一世界儲備貨幣的信任。
「(外界)對美國資產的信心隨之被動搖。」路透社4月11日報道稱,中方出台多輪反制措施後,雖然美國股市最終以收漲收盤,但避險資產黃金在交易期間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美元匯率走低,美國國債市場拋售潮加劇,這都表明市場對美國市場缺乏信心。
當地時間5月3日,在被譽為「投資界春晚」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94歲的「股神」巴菲特也首次公開批評了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關稅政策,但他的另一罕見表態同樣引發諸多關注。
綜合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針對減少美元貶值風險敞口的問題,巴菲特回答說:「顯然,我們不會投資任何一種我們認為正在『走向崩盤』(go to hell,直譯為「下地獄」)的貨幣。這就是我們對美元最大的擔憂。」
近期,特朗普圍繞中美貿易談判頻繁發聲,單方面炒作所謂 「談判」 話題,為中美貿易談判虛空造勢。究其根本,不過是企圖藉此掩蓋其在貿易戰中愈發被動的不利局面。
5月7日,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答記者問時表示,美國新政府上任以來,採取了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嚴重衝擊中美經貿關係,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也給世界經濟復甦增長帶來嚴峻挑戰。中方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採取了堅決有力反制。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發言人強調,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任何對話談判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開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