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中歐通話後,達成重大共識:將攜手反擊

2025年04月09日10:33:04 國際 1474

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和貿易戰,妄圖收割世界財富,此舉必然會引起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強烈反感和強勢反擊。美國雖然強大,但是也不是無法戰勝,比如在經濟領域,美國雖然是坐擁20萬億多美元GDP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但是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國(18.94萬億美元)和世界第三的歐盟(18.34萬億美元)的GDP都超過了18萬億,中歐如果通力合作,攜手反擊,那在經濟領域就足以有撼動美國經濟霸權的「硬實力」。而這,顯然也是美國和特朗普本人最擔心的事情。

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中歐通話後,達成重大共識:將攜手反擊 - 天天要聞

隨著美國在關稅和貿易領域的步步緊逼,原本就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歐盟其實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近期,歐盟「一把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向中方打去了電話,根據環球網的公開報道,馮德萊恩話里話外,顯然有向中方「求援」,希望中歐能夠共同抵抗美國特朗普當局的「關稅霸權」的意思。

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中歐通話後,達成重大共識:將攜手反擊 - 天天要聞

在馮德萊恩的表態之中,除了有維護中歐關係,發展中歐友誼的字眼之外,有這麼一句話非常值得細細斟酌。馮德萊恩公開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嚴重衝擊國際貿易,對歐中及弱勢國家造成嚴重影響。歐中致力於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經濟貿易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這符合雙方和世界共同利益。很

顯然,馮德萊恩此次表態大致上有三重意思,首先是批評了美國的關稅政策,認為此舉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將會「嚴重衝擊」國際貿易。其次,馮德萊恩表示,中方和歐方歐致力於維護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公平。

最後,馮德萊恩認為,此舉「符合」雙方利益,這等於就是直截了當地將中方與歐方拉入到了同一個戰壕,提出了中方與歐方應該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關稅大戰」之中攜手合作、「並肩作戰」的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原本丈夫和家族與美國有著很深淵源的馮德萊恩,這回也終於是被特朗普逼得受不了了,這是在公開向中方求援,希望中歐能夠一起共同抵抗美國的關稅霸權。

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中歐通話後,達成重大共識:將攜手反擊 - 天天要聞

那麼看到這裡,或許很多朋友就要發問了,畢竟要知道,過去來說,歐盟或者說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歐洲,都可以說是美國的所謂「基本盤」,在各項國際事務上,「歐美國家」這個詞經常會被提及,歐洲與美國在不少國際問題上時常也是同氣連枝,共同進退,那麼既然如此,為何歐盟這回居然找上中方,要與中方一起攜手對抗美國的戰略對手中方呢?這其實當然是有原因的。

說白了,這其實還是美國或者說特朗普當局「自找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歐盟原本已經想要向美國「舉手投降」了,但是美國卻還是不依不饒,甚至要進一步向歐洲『割肉』,這已經把歐盟逼到了牆角,於是歐盟這才「急眼」了找上中方。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此前,歐盟已經公開表示願意向美國妥協,將會在在汽車和工業產品領域,對美國將關稅降到零,美歐實現零對零關稅。然而,特朗普卻似乎認為歐盟對美國的「付出」依然還是不夠,一轉頭表示:還不夠,歐盟必須買3500億美金的美國能源。這下,歐盟估計也不願意了,換句話說,正是特朗普的貪婪,才將歐盟逼向了中國。

特朗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中歐通話後,達成重大共識:將攜手反擊 - 天天要聞

那麼,對於馮德萊恩的請求,中方是如何回應的呢?據媒體的公開報道,在與馮德萊恩的通話之中,中方已經公開表示,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歐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同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分享發展機遇。很顯然,中歐雙方已經達成了重要的共識,那就是將會一起加強合作,共同反擊美國的霸權和霸凌!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馮德萊恩其實非常親美,她甚至被認為是美國在歐盟的「代理人」,馮德萊恩一家人曾經常住美國,她雖然是德國人,但是她和她丈夫的七個孩子全部都有美國國籍俄烏戰爭之初,由於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中斷,在馮德萊恩的主推下,歐盟跟美國簽訂了高價能源進口協議,更讓原本已不堪重負的經濟雪上加霜,同時也讓美國得到了巨大的好處。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今也開始尋求與中方合作,由此可見,特朗普的關稅戰是多麼不得人心,其最終的失敗,基本也是無法避免的。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著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著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