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贏得總統選舉開始,特朗普就被不少美國人視為「救星」,似乎只要特朗普上台,那麼美國的各種「病症」就可以藥到病除。
可沒成想,隨著特朗普在4月的「解放日」宣布要對世界各國加征關稅,這直接讓美國的經濟形勢變得極為動蕩,不少人更是擔心美國經濟將會從此走向衰退。
因而哪怕是無比自信的特朗普,也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對美國人喊話,希望他們能夠「挺住」。
只是,若這一系列的關稅政策真正落地,那麼美國民眾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關稅戰的失控
2025年4月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試圖以此遏制中國經濟崛起,這一決定迅速點燃了中美貿易戰的又一輪烈焰。
然而,中方的反擊毫不留情,4月5日,中國商務部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征34%的報復性關稅,並禁止七種中重稀土元素對美出口。
中方的這一強力反制,很快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中,給美國經濟和社會帶來了極為嚴峻的動蕩:超市物價大幅上漲,股市不斷暴跌,抗議活動更是席捲全國。
全美50個州爆發1200場「Hands Off!」抗議活動,超過5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及其與馬斯克的「企業治國」模式。
從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到洛杉磯的市中心,抗議者高舉標牌,喊出「停止貿易戰」「還我生活」的口號。
這場抗議規模堪比2020年的「黑命貴」運動,民眾怒斥物價飛漲讓生活難以為繼。
面對這樣的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在社交平台上發聲來穩住局面,在4月5日晚,他連發三貼,先是怒斥「中國不該這麼做」,繼而喊出「美國人要挺住」。
然而,這番強硬言辭不僅未能平息怒火,反而讓局勢更加失控。
站在中國的立場上,這一切是美國自找的,商務部發言人4月6日表示,34%關稅和稀土禁令是對美國「單邊霸凌」的正當回應。
中國以經濟韌性為後盾,2024年出口總額增長5.8%,對非美市場的多元化布局讓其無懼壓力。
而美國呢?從拜登時期就已經開始的通脹就已經讓美國老百姓叫苦不堪了。
隨著關稅戰的真正落實,普通美國將成最大輸家,他們的生活將會更加艱難。
普通美國人的苦難
中方的34%關稅推高了美國進口商品價格,稀土禁令則掐住了高科技命脈,大部分美國人都將通脹視為國家頭號問題,而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無疑讓通脹雪上加霜。
截至4月7日,美國超市的電子產品、服裝等價格翻倍,民眾開始搶購中國商品,沃爾瑪的中國產商品被一掃而空。
與此同時,美國依賴中國80%的稀土供應被切斷,特斯拉股價下跌8%,國防供應鏈面臨18個月中斷風險,這些連鎖反應,讓普通美國人首當其衝。
2025年,美國的貧困問題本已嚴峻,根據統計,41.4%的美國人被歸為低收入或低收入家庭,1%的頂層富人卻賺得比底層90%多20倍。
面對這樣的糟糕局面,美國民眾只能在搶購與抗議中掙扎,這場關稅戰所造成的影響,未來或將深入到美國的家家戶戶。
不過,特朗普畢竟是這些美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總統,他們如今的遭遇完全是「求仁得仁」。
美國的失控不僅體現在經濟與街頭,還在政治層面愈演愈烈。
加州州長紐森公開抵制特朗普關稅政策,揚言自行與其他國家談判,全美抗議浪潮讓特朗普的領導權威搖搖欲墜。
共和黨內部出現分歧,農業州議員因對華出口銳減質疑關稅策略,民主黨則推動彈劾,稱特朗普「濫用權力」引發經濟動蕩。
從長遠看,普通美國人作為最大輸家,凸顯了特朗普政策的短視。
36.1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危機若爆發,可能重現2008年的噩夢,而中國不再救場將加速這一進程。
特朗普或許還能以「挺住」激勵支持者,但普通民眾的抗議與苦難,或許將讓他的霸權夢碎裂。
結語
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經濟的崛起,反而將國內經濟推向了更加動蕩的深淵。
從物價飛漲到供應鏈斷裂,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亂,抗議浪潮席捲全國,暴露出政策的短視與民眾訴求的尖銳對立。
在黨派紛爭與社會分裂的背景下,美國正面臨一場自釀的危機:經濟壓力與政治失序相互交織,而最大的代價終將由普通民眾承擔。
若無法及時調整方向,曾經的「美國優先」或許只會加速其全球影響力的衰退。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住手」!抗議浪潮從美國發展到歐洲 加州州長:特朗普關稅不代表所有美國人》2025年4月8日
中國反邪教:《美國爆發大規模反特朗普抗議活動》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