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全世界加關稅,會帶來什麼後果?

2025年04月07日14:50:31 國際 7058

文/王新喜

特朗普動手了,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對中國徵收34%關稅,對台灣地區徵收32%關稅,對日本徵收24%關稅,對韓國徵收25%關稅,對印度徵收26%關稅,對泰國徵收36%關稅,對印尼徵收32%關稅,對菲律賓徵收17%關稅,對越南徵收46%關稅,對柬埔寨徵收49%關稅…

特朗普對全世界加關稅,會帶來什麼後果? - 天天要聞

當特朗普展示具體關稅圖表時,市場情緒急轉直下。美股盤後蘋果公司跌幅一度擴大至7.58%,特斯拉跌超6%,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走低至4.1307%左右,較盤中高點跌落近10個基點。比特幣價格則在不到一小時內暴跌3%以上。紐約銅期貨成為跌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一度跌幅達4%。

一夜之間,特朗普把全世界都搞成了敵人,而且10%是起步,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豁免,高關稅地區都是亞洲。由於美元的霸權,美國這些年貿易逆差巨大,每年高達1.2~13萬億美元,現在關稅落地,對全球貿易格局都有深遠影響。

首先,從這次美國對等關稅來看,前五名基本全是亞洲低成本製造國:柬埔寨49%、越南46%、斯里蘭卡44%、孟加拉國37%、泰國36%。這不是巧合,是精準打擊。

因為這些國家是過去十年「中國產能外溢」的主要承接者,服裝、鞋類、紡織、電子產品大量流入美國市場,價格便宜,量又足——簡直是美國藍領工人的「飯碗收割機」。

而這些國家,不像中國那樣有硬核產業鏈做支撐,說白了——「打你你還得聽話」。這種局面對特朗普來說,這既能樹立「我對外強硬」的形象,又能立竿見影影響進口格局。

因此,那些把工廠遷往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規避高關稅的欲哭無淚。因為越南徵收的關稅比中國還要高,一方面美國各種手段拉攏東南亞,另一方面關稅大棒又當頭就打,包括菲律賓也沒放過。

很明顯,美國人這波是「不讓你做我生意,也不准你把生意給別人」。這樣一來,原本遷到東南亞的企業以及想通過中美貿易戰佔便宜的國家比如越南印度可能清醒過來,可能一部分又要考慮迴流到中國市場了。

對歐盟是溫水煮青蛙,中國成為確定性「綠洲」

再看歐盟,對歐盟加20%,對比起來溫和,但卻是「溫水煮青蛙」。歐盟啥厲害?汽車、農業、奢侈品,還有各種綠色新規(碳關稅、環保要求)弄得美國企業很頭疼。所以這一刀是「技術與環境門檻」的回應:你限制我數字稅、搞碳中和,我就讓你賓士寶馬香檳紅酒在美國漲價。

這種關稅會讓其歐洲供貨商毛利被榨乾,訂單丟失;美國採購商成本上升,利潤壓縮;現在別的國家也被加稅了,轉單都沒地方可去。

這就導致第二個連鎖反應——「企業出逃+供應鏈重構」。不少出口企業為了避稅,開始考慮在墨西哥、越南、阿聯酋設廠,但現在這些地方現在也挨刀。

這讓歐洲意識到,哪怕是傳統盟友,只要觸碰美國利益,也得挨刀,接下來可能推動歐盟要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與中國市場建立更緊的捆綁了,歐美產品出口,美國與中國是其兩個最大的市場,但現在美國是風險變數,中國是「確定性的綠洲」,這一共識或將在歐洲企業中進一步凝聚。

其次,美國要承受一次來自各國高強度的關稅反擊。

很顯然,這次貿易戰,一些國家將不得不向美國屈服,這意味著其本國經濟將遭受嚴重衝擊,為什麼美國以前的總統從來沒有說對等關稅?

因為過去不對等關稅的存在本身對美國是有益的,美國製造業繁榮時的規模、科技、質量優勢,對許多製造業、科技水平落後國家會形成強烈的貿易衝擊,乃至摧毀這些國家的製造業根基,這些國家會推出基於貿易保護規則,通常就體現在不對等關稅上。

而美國在這些國家讓步的領域大發橫財,但又不索求摧毀這些國家的命脈,才是健康的模式。如果美國一定要對等關稅來客觀上摧毀這些國家的命脈,它們就會減少與美國的貿易,尋找替代者,大不了活的艱苦點,而一旦完全放開,那就是等死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更多國家,將不得不奮起反抗。

目前,加拿大總理卡尼和墨西哥總統辛鮑姆1日通話,討論了加方「打擊美國不合理貿易行動」的計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即將出台的新關稅,歐盟「握有很多牌」, 並已制定強有力的反制計劃,將在必要時予以實施。巴西國會考慮通過經濟對等法案進行反擊等,中方也肯定會反擊。

如果美方不及時收手,更多的反制措施,必然會相繼出台。此前,中方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制關稅,已經讓不少美企和農民頭疼了。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的眾多盟友們準備對美國鋼鐵關稅採取反制措施,同時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以便適時升級反制力度。

美元霸權落幕,短期利好歐元,長期是人民幣

現在大家都看清了,美國市場不再是「命門」,而是「變數」。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全球貿易摩擦,特朗普不是想打贏這場貿易戰,他是想拆掉戰後這張全球合作的桌子,但毀掉的可能是美元霸權,並且讓美國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的產品競爭力遭受很大的影響。

美國消費這麼強是因為美國人出口美元,本來美國的進口就是美元循環的一圈,你這麼玩相當於打破了美元循環,那大家只能去盡量繞開美國,重建產業鏈了。這讓美國企業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將被一定程度的削弱,繼而影響產品競爭力。

從長期來看,利好歐元和人民幣替代美元,目前的體系是美國出口美元,進口各國商品,美國加征高關稅的效果就是減少美元出口,國際貿易缺乏美元,那填補市場的,短期是歐元,長期是人民幣。

資本瘋狂轉移東南亞,全讓懂王治好了,資本或迴流中國

畢竟,川普推進關稅的根本目的還是旨在解決貿易逆差、推動製造業迴流、增加稅收。

美國不僅人力成本貴,也缺乏成熟合格的工人,缺乏大量可用的工程師和生產管理人員,當本國產品比外國產品貴3倍,質量還沒優勢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怎麼選。

而製造業供應鏈建立需要起碼15-20年, 供應鏈一看「成本」,二看「安全」,現在這一波對全球加關稅,東大的全供應鏈、市場與商品的價格優勢又出來了。而之前國內產業資本瘋狂轉移東南亞,全讓懂王治好了,搞不好資本又要迴流中國了。

特朗普這一出手,真正有準備的國家,會早早開始準備「plan b」和「plan c」。美國妄圖用「對等關稅」迴流製造業、同時排斥中國製造,但綜上來看,美國加速閉關鎖國的步伐,最終不僅無法重塑美國所謂的貿易地位,反而會讓美國自身的問題與矛盾加劇,各國的反擊會導致美國的產業鏈與商品面臨重大出口問題。

3月最後兩天,財政部與商務部聯合發文,下放高端製造設備的採購自主權,價格參考標準也從「國際市場價」變成「國產定價優先」。簡言之,你價格再低,如果我不認你這條供應鏈,那你也進不了系統。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全產業鏈工業化國家,過去,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發展都是依託全球化。而現在,美國正在拆掉這艘船,但最終的結果將導致美國自身陷入孤立,也讓美企為特朗普的瘋癲買單,「對等關稅」後美國科技股盤後暴跌,因為中國仍是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們等美國企業的重要市場。但特朗普的瘋狂行為正在讓美國企業陷入危險局面。這也是特朗普展示具體關稅圖表時,為何市場情緒急轉直下,原因不言自明。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萬斯為母親慶祝戒酒十周年,烏莎、孩子們和親友團齊聚白宮! - 天天要聞

萬斯為母親慶祝戒酒十周年,烏莎、孩子們和親友團齊聚白宮!

萬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今年是我媽媽戒酒十周年,我很感激我們能夠與家人一起在白宮慶祝。」美國副總統分享了他和母親貝弗利·艾金斯以及家人在白宮慶祝的照片。萬斯媽媽激動地擁抱並親吻了兒子的額頭,她的兩個孫子伊萬和維韋克就坐在旁邊看著,乖巧可愛。
劉濤督導檢查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 天天要聞

劉濤督導檢查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來源:團結報】紅網時刻新聞4月7日湘西訊(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付丹)與師生同坐一張桌,同吃一樣菜,4月7日,湘西州委書記劉濤督導檢查吉首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劉濤在吉首市乾雅小學督導檢查吉首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並與用餐學生交談。
特朗普:美國將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美國將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雙方將進行高級別對話。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稱,美國與伊朗的直接會談將於12日開始。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7日表示,伊朗相信談判,但不會不惜一切代價(與美國)進行談判。伊朗尋求的不是戰爭、動亂、核彈,而是尋求談判。美國必須證明他們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