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方反制,美國農產品出口「遇冷」?
問
反擊美國「霸凌」關稅,中國「11箭齊發」,有外國諮詢業人士稱這意味著美國農產品不可能再進入中國。實際情況和影響究竟如何?
答
中國市場對美國農產品而言至關重要。2023 年美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達291億美元,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佔美農產品總出口近1/5;2024 年美國大豆出口總額達245億美元,其中對華大豆出口總額近128億美元,美國出口的大豆一半銷往中國。中方此次大規模反制,加征關稅等舉措無疑會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衝擊美國農產品出口。美國農業州又是特朗普的「票倉」,這不僅讓特朗普政府在經濟層面遭受壓力,在政治層面也面臨選票流失風險,影響特朗普後續施政和政治前途。與此同時,巴西等農產品出口國,正試圖取代美國農產品在中國和國際市場的份額,美國農產品產業的未來處境愈發艱難。
二、特朗普如何回應中方反制?其回應反映出什麼?
問
面對中方反制,特朗普連夜發文,稱中國的反制是「打錯牌了」,中國「恐慌了」,這一回應背後反映了什麼?
答
特朗普這一回應頗有自欺欺人的意味。此前,其副手萬斯單方面「視察」格陵蘭島,完全無視丹麥和格陵蘭島的抗議,對不在乎的事特朗普政府通常不會回應。但面對中國反制,特朗普不僅回應,還連夜發文,足以證明中方反制對美國影響巨大。他嘴上稱中國「恐慌」,實際是在掩飾自身恐慌,穩定其支持者的信心。這表明特朗普低估了中方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與能力,也反映出他在面對中方強有力反制時,內心的焦慮與無措。
三、特朗普政府政策為何引發美國民眾大規模抗議?
問
特朗普上台兩個多月,全美50 州上演1200 多場抗議活動,超60 萬民眾走上街頭催他辭職,特朗普的政策為何犯了眾怒?
答
特朗普多項政策損害了不同群體的利益。在軍事方面,美防長稱「二戰時,日軍非常勇敢」,嚴重傷害了在二戰中喪生的美國軍民及其家屬的感情;在就業上,馬斯克大規模裁員,致使成千上萬人失去工作;對於移民和跨性別者群體,特朗普的政策充滿歧視與打壓。此外,特朗普上台後,美國股價大跳水,生活成本增加,民眾期望的美好生活並未實現,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民眾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集中爆發。
四、美國政府內部對特朗普政策有何反應?
問
據說美國內部出現分歧,美財長貝森特萌生辭職想法,加州州長也公開反對特朗普,情況屬實嗎?背後原因是什麼?
答
屬實。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呂勒4 日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無法忍受特朗普政府「荒謬的(對等)關稅演算法」,打算辭職。貝森特作為專業經濟人士,明白特朗普關稅政策會對市場造成嚴重損害,且特朗普不親近他,不聽其建議,為避免自身信譽和履歷受損,他想尋找退路。4 月4 日,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發布視頻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能代表所有美國人」。因為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對加州跨境供應鏈造成「重大幹擾」,影響鋼鋁和木材等建築材料的進口,阻礙加州山火災害重建工作 ,損害加州經濟利益。
五、質疑與思考:特朗普抓越南當「典型」能化解危機嗎?
問
特朗普試圖抓越南當「典型」,營造其他國家對美低頭的假象,以此化解當前危機,這一策略能奏效嗎?
答
從現實來看,這一策略難以成功。儘管越南副總理胡德福宣布召開美越企業座談會,表達願意打擊中轉貿易、推動美越貿易互惠互利,並換取美國1 - 3 個月關稅豁免期的意願,但美越零關稅很難達成。特朗普推行關稅政策的目的之一是減少貿易逆差,若美越實現零關稅,越南對美出口商品會增多,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這與特朗普的初衷相悖。此外,國際社會已認清美國貿易霸權主義本質,不會因越南的舉動就對美國妥協。
六、小段結論
中方強有力的反制,在美國國內引發連鎖反應,從民眾到政府官員,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日益加劇。特朗普政府面臨經濟和政治雙重危機,試圖通過抓他國當「典型」來化解危機,不過是自欺欺人。美國內部的分歧與矛盾,也削弱了特朗普政府推行政策的能力和影響力。
七、最終結論
中方對美國「霸凌」關稅的反制,不僅有效維護了自身合法權益,還讓美國政府的貿易霸權行徑遭到沉重打擊。特朗普政府若不改變其錯誤政策,國內的信任危機將持續升級,國際上也會愈發孤立。隨著越來越多國家抵制美國的貿易霸權主義,美國妄圖通過單邊關稅政策掌控國際貿易秩序的幻想終將破滅。而中國將繼續堅定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發揮更加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推動構建公平、公正、開放的全球經濟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