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對美打出「最強組合拳」,反制效果立竿見影!特朗普大搞關稅政策,會成為「第二個尼克松」嗎?
中方12箭連發,反制立竿見影
前兩天,華盛頓的一紙關稅令攪動了全球經濟。
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這一舉動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一次巨大衝擊,也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
可以說,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霸凌行為,對中美經貿關係乃至全球經濟的穩定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僅僅兩天後,中國便連發12箭,以捍衛自身利益。
例如,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征34%的關稅,這是對美國對華加征32%的關稅的最直接回應。
除了關稅措施,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宣布,即日起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一策略不僅是對美國的直接反擊,也是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義務。
此外,中國還對16家美國實體實行出口管制,禁止向它們出口兩用物項,並將11家涉台軍售的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等。
這些反制措施顯然經過深思熟慮,無一不精準有力,既有強度又有深度,堪稱「世界最強」。
美國人正急著干兩件事
不得不說,中國的果斷反擊令美國措手不及。
當天,美股全線暴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5.50%,標準普爾指數下跌5.9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82%。
這一連串的市場震蕩也是在向美國釋放強烈的信號——中國不是好惹的。
面對國內外的壓力,特朗普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他一方面在社交媒體上為美國人打氣,聲稱這是美國對世界長期剝削的反擊,另一方面也極力向美國民眾喊話,雖然很難但希望他們能夠忍耐,並敦促美聯儲降息。
但即便如此,也按捺不住美國人恐慌的心。
現在,很多美國人正急著干兩件事。
其一,反特朗普抗議。
繼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後,美國各地示威者陸續走上街頭,進行抗議特朗普的活動。
據稱,已經有超過50萬的人報名參加近1200多場集會、遊行或者抗議特朗普的活動的任意一場。
顯然,這是特朗普上台以來出現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活動。
抗議的主題就是:住手,不要胡亂干預。
其二,就是美國人在瘋狂囤貨。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美國民眾已經開始了瘋狂行動,進行「恐慌性「囤貨。
一些超市,尤其是中國超市更是被搶購一空。
其中,中國產的電視機成為了「搶手貨「,很多人為了一台電視機奔波於多家線下商店。
與此同時,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再次呼籲大家趕緊購買肥皂、牙膏等日用品,擔心漲價帶來的成本增加。
此外,美國的整體通脹率上漲2.3%,相當於每個普通的美國家庭每年的損失要多增3800美元。
在這種大背景下,開始還呼籲各國「不要報復「的美財長已經被傳可能將要辭職不想幹了,生怕自己」一世英名「毀在了特朗普手中。
特朗普對外公開表示,中國的反制舉措是「錯誤的「,」這是中國最承受不起的事情「。
隨後,他還聲稱,中方受到的打擊遠遠大於美國。
儘管他表現得極為強硬,但實質上,他的內心可能已經意識到這場關稅戰並不容易打贏。
中國相當於做了一個榜樣,一旦其他國家開始效仿,那對於美國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特朗普試圖複製尼克松衝擊,能成功嗎
為了給美國人打氣,特朗普聲稱已經有國家開始妥協了。
這裡,他說的是越南。美國原定於對越南徵收46%關稅。
越南確實連夜派特使赴美談判,甚至表示只要美國願意達成協議,他們就願意把美國的關稅降至0。
而且也有不少人認為,美國實力終究還是強大的,對付美國不容易,談總比報復要強一點。
但他們忽略了重要的一點: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其他國家降低關稅或者」零關稅「,而是美國的逆差。
簡單點說,就是關稅手段只是美國的一個借口,是他的「談判藝術「,最終還是要以此為手段賺錢,他不喜歡的是美國的財政赤字和逆差,所以才要極限施壓別的國家談判屈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特朗普並不是第一個通過引發全球經濟動蕩來達到「可控解體」目的的美國總統。
早在半個世紀前,尼克松就已經熟練地運用了這些策略。
半個世紀前尼克松用"休克療法"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當年對全球尤其是歐洲造成的影響,比起今天的形勢可以說更具破壞力。
尼克松衝擊雖然沒有為特朗普的版本提供成功的保證,但揭示了一個真相:美國統治者的利益經常與大眾甚至全球福祉相悖。
尼克松團隊當年面臨的問題是:「美國成為赤字國後,如何才能維持霸權?」
與緊縮政策不同,他們認為擴大貿易逆差並讓外國資本買單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這種策略後來得到了卡特和里根政府的延續和加強,由此尼克松衝擊的效果得以持續。
今天的特朗普想複製這套玩法。
但時代變了——1971年美國製造業佔gdp24%,現在只剩11%;當年美元霸權如日中天,如今數字貨幣正在動搖其根基。
最諷刺的是,當年尼克松衝擊成就了沃爾克時刻,現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面對暴跌的股市,連降息按鈕都不敢按——畢竟通脹還掛在4.5%的高位。
「特朗普衝擊「成敗關鍵在於其政策延續性,而這可能需要兩黨共識的支撐。
但在如今政治極化嚴重的美國,兩黨能否再現當年的合作精神,實在讓人懷疑。
從歷史教訓和現實情況來看,正如中國多次強調的,貿易戰和關稅戰註定是沒有贏家的。
美國只有通過主動糾正錯誤,與各國平等對話,尋找解決分歧的辦法,才能真正推動經濟發展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