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歐盟徵收20%的關稅。但對於如何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歐盟內部卻出現不一樣的聲音,法國和德國要求作出「強硬的回應」,西班牙和義大利則敦促歐盟「避免衝突」。
據美國彭博社4月5日報道,西班牙和義大利高級官員在當天的講話中發出警告,稱歐洲與美國的關稅戰將導致「雙輸」的局面,對歐洲經濟造成嚴重損害。他們呼籲歐盟避免採取「過激的應對措施」,繼續尋求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歐洲多國官員和企業代表5日出席了在義大利切爾諾比奧舉行的一場商業論壇。義大利經濟與財政部長賈恩卡洛·焦爾傑蒂在會上發表講話稱:「我們必須保持冷靜,評估影響,避免採取報復性關稅政策,因為這隻會損害所有人,尤其是我們自己。」
這一言論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本周早些時候的表態相呼應。梅洛尼此前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是錯誤的,但義大利政府仍將竭盡全力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發生「貿易戰」。梅洛尼認為,貿易爭端將削弱西方國家,「使其他全球參與者獲利」。
西班牙經濟、貿易和企業大臣卡洛斯·奎爾波也支持義大利政府的觀點,他在5日的會議上表示:「我們依然呼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提高關稅和加強保護主義是一場『雙輸』的競賽,我們只需要看看過去兩天市場的反應,我認為這證明了這一論點是正確的。」
1月13日,西班牙巴塞羅那集裝箱碼頭 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解放日」講話,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在10%基礎上加征更高關稅。其中,美國對中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對歐盟國家稅率為20%。
但對於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歐盟內部出現分歧。在西班牙和義大利呼籲「避免衝突」的同時,歐盟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德國和法國都主張作出「強硬的回應」。
即將卸任的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3日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損害美國和歐洲利益,還將衝擊國際貿易體系。他主張歐盟以「平衡、明確且堅定的方式」作出回應,「我們處於強勢地位。我們可以與許多國家和地區聯手,相應地加大對美國的壓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呼籲歐盟企業暫時停止在美國投資。馬克龍在3日一次會議上表示:「重要的是,未來的投資應該暫停一段時間,直到我們與美國解決問題為止。如果在美國對我們發起打擊的時候,歐洲主要企業向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這會傳達什麼樣的信息?」
彭博社稱,馬克龍還建議歐盟考慮使用「反脅迫工具」,打擊美國數字服務。歐盟「反脅迫工具」自2023年生效以來從未被使用過,它允許歐盟對經濟脅迫行為實施反制,不僅可對商品加征關稅,還可限制第三國公司參與公共採購項目,或對服務貿易和投資設限。
「沒有排除任何可能,所有工具都在考慮之中。」馬克龍指出,歐盟必須採取「最有效、最恰當」的措施,「我們決心不讓任何行業成為這些關稅的受害者,因此我們要捍衛和保護我們自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