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白宮發表聲明,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為保護美國經濟,將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然後根據「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美國對該國的出口」再加征額外關稅。
簡單來說,就是對美順差越高,那麼受到的關稅反制越重。
在此標準下,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非盟友都遭到猛烈打擊,其中中國被加關稅35%,考慮到此前美國已對中國商品揮舞過關稅大棒,目前對中國商品的累進關稅已達到54%。
在這個稅率下,幾乎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任何商品都已喪失價格優勢。如果說以往面對關稅威脅,中國商品還能通過在低關稅國貼標繼續出口美國的話,那麼這次,美國幾乎把所有出路都堵死。
明面上看是要用關稅給美國掙錢,用關稅逼製造業迴流,但實際上主要的對象國就是中國。
接下來幾年,中國出口必然日子不好過,有可能有大量企業面臨業務萎縮甚至倒閉,但美國此舉,顯然下了一步把自己逼上絕路的死棋。
首先,製造業迴流的前提是多方面的,包括成熟的工業基礎、高效的物流網路、完整的產業鏈,以及最重要的,大批熟練技術工人。
但現在的美國什麼樣呢,製造業產能極為落後,就像美國自己說的,鐵鏽,高科技外表下的美國,卻是銹跡斑斑的機器。
當然,憑著美國的資本實力把生產線重新建起來,美國還是有這個實力,但是成熟的技術工人到哪找?
這麼多年美國的快樂教育養出了一批又一批肥宅,而精英教育下的大多去搞了金融和高科技,此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結果就是理工科的學生越來越少。
雖然美國的高科技還是全球領先,但成熟的產業工人太少。
除了人之外,高效的物流網路在美國幾乎沒有,在中國,你今天晚上下個單,快的第二天就能送到,偏遠地區隔個兩三天也差不多了。
但美國,一個航母進港維修,配件要等半年,這樣的維修效率,真要打仗,也是打一艘少一艘,真以為未來戰爭就是動動電腦滑鼠就完事了?
在此基礎上,加稅或許會讓中國商品喪失競爭優勢,但但凡頭腦清醒的,也絕不會到美國生產,效率太低,但成本太高,投資開個廠或許能搞的血本無歸。
其次,美國為何能成為全球第一的消費大國,其根源還是基於美元全球貨幣地位。
雖然特朗普口頭上說美國對所有國家都是貿易逆差,但別忘了,所有國家出口之後拿到的外匯可都是美元,這麼多美元幹什麼呢,還是買美債。
大量美元的買入,也讓美債長期以來穩定在一個低利率區間,也正是因為大批國際買家托底,美聯儲才能夠在每次美國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大量購入「有毒資產」釋放美元。
這就形成一個完美閉環,美國生產美元,迴流美元,是不是再弄一場經濟危機收割全世界,最後「免費」得到了全世界的商品。
只要全世界的經濟在增長,貨物供應在增長,美元就能夠持續放水,美債也能持續發行。
但是如果哪一天美國用關稅把全球商品都逼退了呢?那麼作為出口國,你都不讓我出口了,我為什麼還要美元?為什麼還要買那麼多美債?
一旦上述情況形成,美元的需求量會大大降低,這也間接宣告了從此開始,美元將從國際貨幣降級為國內貨幣,那麼,接下來,單靠美國自己生產,必然無法產出與龐大貨幣量對應的實物,結果要麼是資金在股市內空轉,然後靠美股暴跌把多餘的資金洗掉,要不就是流入市場推高物價,美國陷入高通脹不能自拔,但無論哪種情況,都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
當然,這絕不只是美國還有全世界,近百年前,特朗普的老前輩胡佛面對經濟大危機也曾干過同樣的「蠢事」。結果呢,美國經濟並未迎來重新繁榮,美股也並未止跌回升。反而引出了三個法西斯魔鬼德意日。
全世界陸續打了十幾年,當消耗了過去幾十年創造的財富,無數城市淪為廢墟,上億人死亡後,一場危機才真正解決。
如今全球正在面臨兩大危機,全球經濟衰退和貧富差距拉大,原本就需求不足,此時一場關稅大戰再斷掉許多人的生計,會不會有的國家要暴走?
德國和日本已經在悄悄擴張軍備了,亂紀元時代是否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