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痛失戰略機遇期,向特朗普求饒那刻起,今日的結局就已註定。
在此次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中,東南亞國家算是被針對最狠的一批,普遍被徵收了較高的關稅:其中越南46%、緬甸44%、柬埔寨49%、泰國36%、印尼32%、馬來西亞26%,就連最親美的菲律賓都有17%。
【在此次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中,東南亞國家算是被針對最狠的一批】
過去幾年為了迴避關稅,很多中國企業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產能。如今加了關稅後,東南亞相對中國的比較優勢就縮小了,轉移產能的行為或將會得到有效遏制。
在一眾東南亞國家中,受影響最大的國家毫無疑問是越南。去年美國自越南進口1360億美元,而對越出口僅為125億美元,對越南貿易的逆差高達1235億美元。這一數據比越南還高的,就只有中國、歐盟和墨西哥了。
更重要的是,越南經濟非常依賴對美國的出口。數據顯示,越南去年對美國的出口占其國內GDP的近三成,是美國排名前十的貿易夥伴中佔比最高的國家。
【數據顯示,越南去年對美國的出口占其國內GDP的近三成】
作為對比,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只佔GDP的2.5%——我們的風險敞口遠小于越南。
越南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很早「投降求饒」了,派人去華盛頓談和,希望勸特朗普不加關稅,或者少加一點。
上個月中旬,越南貿易部部長阮鴻延訪問美國,與美國經濟、能源部門官員和企業代表會面。期間,美越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協議:
比如越南天然氣總公司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簽署了液化天然氣(LNG)的長期採購協議;越南石油電力公司與通用的子公司(GE Vernova)簽署了採購天然氣發電廠設備和服務的諒解備忘錄。
【越南貿易部部長阮鴻延訪美期間,美越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協議】
阮鴻延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了會談——格里爾是萊特希澤的「門徒」,而萊特希澤很多人應該比較熟悉,他是特朗普1.0時期的貿易代表。
在會談中,阮鴻延強調:越南一直視美國為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重視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越南不會設置任何有損於美國勞動者權益或美國國家、經濟安全的障礙。建議兩國繼續保持溝通,推動美國儘快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
格里爾則高度評價越南方面的「積極合作態度」,以及「坦率、負責任和富有誠意的立場」。
一頓操作猛如虎,但並沒有什麼用。越南的努力最終換來的還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更別說什麼「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了,想都別想。
【阮鴻延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了會談】
正常來說,既然越南已經送出了那麼多投資和訂單,特朗普最起碼得意思一下,稍微給越南的關稅打個折扣吧——然而並沒有,給越南的46%的「對等關稅」,其計算方式跟其他國家一模一樣。
這裡就必須講一下特朗普政府荒謬的「對等關稅」計算方式了。這次白宮列出的關稅列表中,每個國家對應兩個數字,一個是「該國對美國徵收的綜合關稅率」,另一個是美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的稅率。
「對等關稅」的稅率是其他每個國家對美國綜合關稅率的一半,小數點向上取整,比如中國對美國是67%,一半就是34%。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美國政府是在計算所有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比如補貼、操縱匯率)後,才得出「每個國家對美國的綜合關稅率」。而美國僅以一半的比例進行報復已經「很仁慈」了。
白宮發言人則表示,這些綜合稅率是由經濟顧問委員會使用「成熟的方法」計算出來的。計算的模型基於這樣一種概念:即美國與任何國家的貿易逆差,是該國所有「不公平貿易行為」和「欺騙手段」的總和。
然而很快就有人戳破了他們的一派胡言。
【特朗普給給越南的46%「對等關稅」,計算方式跟其他國家一模一樣】
美國財經記者詹姆斯·蘇羅維奇在社交媒體上指出,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關稅稅率都是虛假的,實際上的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對每個國家來說,白宮只是把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美國自該國的進口額,最後得出所謂的「綜合關稅率」。
以中國為例,去年美國自中國進口4338億美元的商品,逆差為2919億美元,2919億除4338億約等於67%,然後除以2並向上取整,最終得出34%的對華「對等關稅」稅率。
越南也是一樣。美國自越南進口1360億美元,逆差1235億美元,1235億除1360約等於91%,然後除2向上取整,最終得出46%的稅率。
越南原以為自己「一槍不開」,投降求饒就能換來特朗普放自己一馬,然而特朗普恰恰就喜歡挑軟柿子捏,在認為自己處於優勢時得寸進尺。
可以說,隨著46%「對等關稅」的落地,越南的經濟必將受到巨大的衝擊,與此同時,他們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的日子也到頭了:特朗普1.0時期,特朗普無暇顧及越南;拜登政府時期,為了推進印太戰略,美國主動與越南走近,兩國關係連升兩級,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與中俄平級。
在這段時間,中美之間的轉口貿易是最猛的,越南趁機也承接了不少第二產業——如今越南失去了這段戰略機遇期,而當他們向特朗普求饒那刻起,今日的結局就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