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六十九屆會議(csw69)於3月10至21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順利舉行。今年,聚焦審議和評估《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發布三十年來的實施情況以及第23屆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成果。在此期間,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以線下、線上相融合的方式舉辦了以「『北京+30』背景下促進婦女經濟賦權:體面工作與性別包容型政策」為題的高級別邊會。
圖為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域辦公室婦女經濟賦權研究與數據專家cecilia tinonin作線上報告
本屆匯聚中國、肯亞、馬爾他等國的政府代表,以及學術界、民間社會組織、婦女組織和私營部門的代表齊聚一堂,關注就業領域,共同探討如何滿足婦女和女童具體需求、化解脆弱性。會議研討反職場性別歧視的法規政策、創新策略、可推廣的實踐,以及打造包容職場、推動婦女經濟賦權的政策建議,以此釋放婦女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潛力和社會發展。
會議召開之際,正值全球對《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實施三十年的回顧與評估。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代表安思齊(smriti aryal)指出,女性就業權及其工作權益是保障婦女福祉的基石,不僅關乎性別平等,更深刻影響其健康、教育及生活質量。「在邁向2030年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緊迫感和主動性,採取共同行動。」她強調。
圖為發言嘉賓現場合照
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趙暉提出,「以數字賦能推動女性全面發展,在網路空間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持續開展婦女數字素養教育與技能培訓,推動和幫助女性數字就業創業,倡導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為女性經濟賦權提供支持與服務。」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局長李昌徽(chang-hee lee)則呼籲,無論女性從事的是有償還是無償的工作,共同構建一個每位女性的勞動價值都被認可和重視的未來,為女性賦權使其蓬勃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駐會副會長梁彥從企業責任角度指出,消除職場性別歧視與偏見不僅能增強員工幸福感,更能提升生產力與經濟活力。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郭曄總結中國經驗時表示,《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為解決婦女面臨的結構性障礙奠定堅實基礎,要以前瞻性、技術性和系統性的思維推動跨領域合作,精準回應不同婦女群體的需求。
現場主旨報告,由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域辦公室婦女經濟賦權研究與數據專家cecilia tinonin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楊慧分別介紹了「北京+30」審議中關於包容發展、共同繁榮和體面工作的新啟示,以及2020年以來中國促進婦女平等就業的政策措施與成就。
圖為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楊慧進行發言
此次邊會上,發布的多份報告揭示關鍵挑戰與路徑。聯合國婦女署《北京世界婦女大會三十年後婦女權利回顧》中強調,需在低碳經濟轉型、技術變革、人工智慧發展中保障性別平等,優先投資綜合照護體系,包括完善帶薪照護假、普及全生命周期照護服務,並改善非正規就業婦女的勞動權益與工作條件。圓桌環節,馬爾他國家平等促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肯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華全國總工會、映諾社區發展機構的代表互動分享,探討了促進體面就業和應對工作場所性別歧視相關政策舉措和項目實踐。
圖為現場會議圓桌環節
本屆會議呼籲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方採取行動,制定並完善相關政策,推動婦女實現體面工作,構建性別包容環境,尤其聚焦面臨多重困境、遭受交叉歧視的婦女就業與生計問題,全力加速落實《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北京宣言》與《行動綱領》,確保在發展進程中,構建不讓任何一人掉隊的未來。(光明網記者 王一涵 文/聯合國婦女署供圖)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