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風雲變幻的舞台上,中國為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毅然亮出了反制的 「打狗棒」。日前國務院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規定》依據相關法律,明確了反制情形與對象,向妄圖制裁、打壓中國的勢力亮明立場。消息一出,舉世矚目,遠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或許也正因這一消息輾轉難眠。
回顧過去幾年,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頻繁揮舞制裁大棒,對中國發起一系列無理制裁。從貿易領域到科技行業,從實體企業到政府機構,諸多中國相關主體成為美國制裁的目標,如今再次上台更是關稅大棒翻飛。特朗普政府以所謂 「國家安全」 為借口,肆意踐踏國際規則,對中國的正常發展進行粗暴干涉,嚴重損害了中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如今,中國果斷亮劍。《《規定》共 22 條,完善了諸多關鍵內容。在財產範疇,明確查封、扣押、凍結的 「其他各類財產」,包含現金、銀行存款、股權等;交易活動方面,界定禁止或限制的 「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覆蓋教育、經貿等領域;措施上,闡釋 「其他必要措施」,像禁止進出口、境內投資,限制人員工作許可等 。
這些細化的規定,讓中國的反制裁措施更具操作性和威懾力,對於那些曾積極推動對中國制裁的美國政客,包括特朗普及其相關利益群體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衝擊。特朗普在任期間,大力推動反華政策,諸多制裁決策背後都有他的身影。如今,中國的反制裁 「組合拳」 打出,特朗普及其關聯的企業、組織等,極有可能面臨中國對等的反制措施。其在華的商業利益、相關合作項目,都可能因《規定》的實施而受到影響。
中國向來秉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會對他國無理制裁逆來順受。中國有足夠底氣與決心,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的出台,就是向世界宣告:中國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任何企圖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回擊。特朗普政府曾幻想通過制裁迫使中國屈服,如今中國的強硬回應,讓他們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恐怕再也無法高枕無憂,未來,他或許要為自己曾經的錯誤決策付出沉重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