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他不僅希望跟中國加強外交溝通,還呼籲中國企業重返印度投資。對此有網友調侃,「殺豬盤」又開張了?
最新消息顯示,印度莫迪當局正在加速轉變,對中國的敵視態度,從軍事上、外交上、經濟上,各個方面都在調整風向,甚至可以用「示好」來形容。
在軍事上,印度去年已經主動妥協,在中印邊境談判十幾輪後,印度突然鬆了口,表示願意在前線脫離接觸。脫離接觸的意思就是,印度雖然仍舊堅持他們對爭議地區的主權,但是願意將一線部隊往後撤退,從而緩和中印邊境局勢。
在外交上,印度多次通過外交渠道,表態願意與中國和平相處,願意與北京方面保持高層對話,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
在經濟上印度的態度也趨於放緩,從過去將中國製造拒之門外,到現在的降低門檻,歡迎中國企業重返印度。《印度快報》報道指出,印度準備在商業上與中國和解,這是大勢所趨。
目前印度計劃通過多重措施,爭取中國企業對印度市場的信心,比如放寬已經實施了5年的,對華貿易、航班、簽證限制,為中企投資放寬限制,允許中印企業組建合資公司,不過印度方面同時也強調,中方需作為少數股東。
印度此次放寬對華貿易和投資限制,表面上看是在優化自身的經濟環境,給國內企業和投資者更多的靈活性。
另一方面,這一舉措也可視為向美國傳遞一種信號:在全球貿易和經濟競爭中,印度正在積極採取措施,以應對美國對印度加征關稅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印度雖然一直是西方國家的「寵兒」,有著「遏制中國」這個虛無縹緲的借口,印度一直享受著西方的優待。比如西方往往限制中國與伊朗的合作,但是印度購買伊朗石油,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指責和干涉。印度同時能夠買俄羅斯和美歐的武器裝備,這一待遇就連土耳其都望塵莫及。
但是特朗普政府打破了,印度一直享受的這個潛規則。
今年2月莫迪訪問華盛頓的時候,特朗普當面警告說,印度對美國加征的關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高,因此美國對印度表示,他們將採取更加直接的辦法,印度收多少關稅,美國就收同樣的關稅。特朗普表示這對美國人是公平的,事實上對印度也是公平的。
印度著急了,不加掩飾的著急了。舉目四望,能拉印度一把的只有中國。東南亞的國家在全球供應鏈上,是印度接收產業轉移競爭對手,美國已經靠不住了。歐洲人呢?他們更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
可是中國企業還敢相信印度嗎?之前我們企業吃的虧還歷歷在目。印度想要重新獲得中國企業的信任,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