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2025年03月15日15:13:05 國際 1638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3月1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了第十一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海,繼續不顧各國警告的向大海里「放毒」

然而中國有一句古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日本怎麼都想不到,如今的駐日美軍竟成了他們的一大隱患,並使得日本居民頻繁出現健康問題。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難道這就是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報應嗎?

那麼,為何駐日美軍會成為日本群眾的安全隱患呢?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日本繼續「放毒」

在2011年日本遭受到了9.0級的大地震,並且引發出了大海嘯,海嘯最高高度達到了23米,巨大海嘯對日本多地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死亡人數高達15900人

同時也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泄露,可想而知,這次大地震對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眾所周知,日本是唯一一個遭受到過核打擊的國家,在二戰時,日本因為偷襲美國珍珠港,而引發了美國的怒火。

隨後在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對廣島長崎兩個城市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子彈造成的傷害不僅讓城市被摧毀,而且對這兩座城市而言,還要面臨巨大的核輻射

儘管日本遭受過核打擊,深知核輻射的危害,但是面對福島核電站泄露,日本竟推出將核污水排入水中的計劃。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甚至於本國人民的反對,執意要將核污水排入大海?

在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前期不斷的回收污水,但是這所公司面臨著污水不斷增多,隨之帶來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大,正因如此,日本生成了這個毫無道德想法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此日本政府表明了經過處理的核污水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可以進行排放,可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經過了多國的科學家的縝密調查,發現了核污水並沒有達到國際標準,其中碳-14和鍶-90仍然超標,面對這一問題,日本置之不理。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並且在2021年4月9日,日本決定了將核污水排入海中,而核污水的出水量達到了130萬噸之多。

在這期間,截止到2025年3月12日,日本開始了都已經開始了第十一輪核污水排入大海,這一輪的排水量為7800噸。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核污水一輪一輪不斷的排入大海,何時是個頭,日本省錢了,可是全世界的海洋環境遭受到了破壞,經過海水污染的海鮮也將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到我們的餐桌上。

經過日本不斷的折騰海洋,如今海洋生態問題已經到達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如果日本政府仍然放任核污水排入大海,不敢想像未來我們的海洋會變成什麼樣子。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除此之外,日本排放核污水之後,許多國家都受到了影響,在美國的海灘上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然而對此,美國表明和核污水的排放沒有關係,但是美國並沒有拿出相關證據。

值得一提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泄露並不是日本唯一的環境問題,在橫田基地,駐日美軍用於消防演練和日常訓練的污水泄漏到基地外,這些污水含有許多有機氟化物,此類物質可能會使人致癌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事一經曝出,日本政府便對附近的居民進行了血液檢測,發現了這些人都存在異常,不難想像,這就是這些污水所導致的。

然而日本政府對此事件選擇了包庇美軍,儘管日本民眾強烈要求調查,但日本政府直接出示來一份「有機氟化物標準」,使得美軍得以繼續駐紮在日本基地。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這並不是駐日美軍第一次泄露污水了,在2010年到2023年之間,駐日美軍的基地發生了8起污水泄露事件,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然而美軍並沒有承認泄露到基地外面。

儘管如此,美軍基地的污水泄露仍然沒有得到重視,日本政府放任這些污水隨意流出。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可是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儘管日本居民的血液不斷的產生異常,然而日本政府和美軍對於這些污水並沒有想要進行處理的意思。

然而污水事件僅僅只是美軍在日本犯下的罪行之一,令人髮指的是,美軍在1972到2020年,駐沖繩美軍在日本犯罪案件高達6000多件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其中還包括了兇殺,搶劫,縱火,可是究竟為何駐日美軍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的在日本犯罪呢?

原來早在1960年,日本和美國就簽訂了《日美地位協定》,並且此協定有著明確的規定,美方對駐日美軍基地及其所有設施擁有排他性的管理權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一規定表明了,美軍對基地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如果沒有美軍的許可,日本任何人不得進入基地,即便是日本的首相也不行,這使得基地間接給了犯下罪行的美軍提供了一個「法外之地」。

然而面對美軍在沖繩所犯下的罪行,真的無法制止嗎,對此日本的前首相石破茂在競選時認為,應該重新審視這個不平等的《日美地位協定》。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此,日本民眾紛紛叫好,然而石破茂競選成功後,在抵制《日美地位協定》上並沒有任何作為,引得日本群眾怨聲載道,對他這種行為表示不滿。

但是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川島真表示,如果石破茂作為首相在《日美地位協定》上大做文章,那麼及其可能損壞日美之間的關係。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此據相關人士分析,面對駐日美軍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日本政府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載於光明日報2024-10-13 關於「駐日美軍如何成了日本「安全隱患」」的報道

2.原文登載於環球網2025-03-12 13:51 關於「日本啟動第11輪核污染水排海 本次排海量7800噸」」的報道

3.原文登載於京報網2025-03-11 關於「這場災難過去14年,福島的「死結」正越系越緊」的報道

4.原文登載於封面新聞2024-11-13 關於「駐日美軍基地再「放毒」 周邊水樣致癌物超標2.5倍」的報道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日本繼續「放毒」,報應這麼快就來了?駐日美軍已成日本安全隱患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緬邊境畹町海關暢通緬甸聖德龍芒果進境「快車道」 - 天天要聞

中緬邊境畹町海關暢通緬甸聖德龍芒果進境「快車道」

中新網瑞麗5月9日電 (趙呂媛)正值緬甸聖德龍芒果成熟上市的季節。近日,位於中緬邊境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的畹町口岸一片繁忙,裝載芒果的貨車紛至沓來,在畹町海關快速通關後,新鮮的芒果在長合水果交易市場分揀,隨後發往昆明、成都、重慶等各大城市。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查驗芒果。畹町海關供圖 聖德龍芒果被譽...
【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 天天要聞

【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5〕1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同時在公共服務供給、心理健康關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為進...
中俄就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 天天要聞

中俄就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5月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列舍特尼科夫,圍繞落實中俄升級版投保協定、加強經貿投資合作、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王文濤表示,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深化
從「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 天天要聞

從「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5月8日,英國首相斯塔默以高調張揚的姿態對外宣稱,英國與美國已在關稅貿易協議的具體條款上達成共識。從協議內容來看,似乎是對英國有利:美國取消了針對英國鋼鐵和鋁產品所徵收的25%關稅,將英國向美國出口的大多數汽車的關稅稅率從原本的27.5%大
昔日盟友反目,歐盟公布對美反制清單 - 天天要聞

昔日盟友反目,歐盟公布對美反制清單

談不攏就動手,現在歐盟的態度簡單明了。當地時間5月8日,歐盟公布對美關稅反制清單,包含美國輸入歐洲的民用飛機、汽車、醫療器械以及農產品、酒類產品等,此前從反制清單中剔除的美國輸入歐洲的波本威士忌等酒類產品也再次「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