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如何實現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對於這一系列的養老提法,群眾怎麼看?
「又漲了20元!直接發到手上的養老錢最讓人安心」
在天津市河西區一所老年大學裡,年過6旬的市民賈俊琴正樂呵呵地向大家分享報告原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近年來養老金接連上漲,我的已經漲到3800多元了。」賈俊琴說,今年是她退休的第12個年頭,她平日里喜歡到老年大學學習新技能,空閑時到周邊旅遊。

「『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寫進報告,讓老年人更安心。」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老年人24小時應急響應中心負責人施君潔說。
施君潔說,街道在去年年底推出了24小時應急響應體系,不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失禁後身體護理、環境處理等日常生活幫助,還可以緊急處理跌倒、墜床等突發事件,必要時陪同就醫等。
「村裡的老人吃上了食堂里的熱飯菜,暖胃更暖心」
臨近中午,甘肅省華亭市硯峽鄉韓河村互助幸福院的廚師王雪梅剛剛為村裡老人備好餐。和老人們聊到報告中「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等內容時,王雪梅更感「重任在肩」。
老年人的吃飯問題是農村養老的難點之一。王雪梅說,去年,村裡建起了老年食堂,政府補貼後價格實惠,單次3元、包月200元,還能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上門送餐。
「現在,老人每天按時來食堂吃飯,飯後一起聊天、下棋。很多老人也漸漸願意走出家門、敞開心扉,身心更加健康。」王雪梅說。

甘肅紫旭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萬雄認為,報告中提到的「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十分暖心。「這些養老助老中的日常身邊事,都得到了重視。」賈萬雄說,在當前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熱潮中,不少老年人用優惠的價格買到了適老化產品。
「發展銀髮經濟讓長輩老有所樂,倍感舒心」
春日裡,上海市民陳思穎帶著83歲的老母親來到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大瑤山盤王界景區遊覽。雖然母親腿腳不便,但懸崖掛壁無障礙遊覽步道和懸崖垂直觀光電梯,讓輪椅一路暢行。陳思穎說,看到報告「大力發展銀髮經濟」時,她十分期待母親可以享受到更舒心的無障礙出遊。

在安徽省歙縣的千年徽州古城裡,一處徽派格韻的康養主題民宿即將迎來新一批銀髮遊客。「康養旅居消費群體即將迎來『60後』和『70後』,他們有能力也有意願為健康養生消費,為更好的旅遊體驗消費。」民宿經營者吳增和說。
近年來,老年群體文旅消費熱情不斷上漲,有著十餘年民宿從業經歷的吳增和對此感受頗深。他認為,「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寫進報告,為康養民宿行業釋放了明確的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信號,行業規範會更加完善。
「未來我們將繼續創新『民宿+康養』的旅遊產品模式,與當地醫療機構、旅遊景區、文化企業等合作,探索新場景、新業態,通過差異化定位,努力做好資源整合與專業服務。」吳增和說。
策劃:令偉家
統籌:於衛亞、曹建禮
記者:黃凱瑩、王辰陽、尹思源、王紫軒、劉美子
海報:馬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