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剛過,喜慶的氣氛尚未散去,一樁又一樁的兒童走失事件卻頻頻出現。
雲南騰衝8歲女童的失蹤案仍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她的家人日復一日地在社交媒體上呼喚線索,卻始終杳無音訊。
而就在前兩天,貴州六盤水市又發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案件——
6歲男孩在家門口玩耍時離奇失蹤,兩天後遺體被找到,兇手竟是他的「大奶奶」……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來和浪媽探究一下這背後的故事吧。
01
失蹤的6歲小男孩名叫馬某銘,剛上小學一年級,身高120厘米,活潑可愛,家住水泥廠家屬區。
2月16日下午4點多,馬某銘像往常一樣在家門口玩耍。
他的家人並沒有多想,畢竟家屬區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孩子們經常在這裡跑來跑去。

然而,沒過多久,家人發現馬某銘不見了蹤影。
馬某銘的舅舅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並立即報警。
同時,他們還聯繫了「寶貝回家」平台,發布了尋人啟事。

馬某銘的家人和鄰居們在孩子失蹤的3公里範圍內展開了地毯式搜索,甚至連附近的水源和山溝都沒有放過,每一處可能藏匿孩子的地方都被翻遍。
然而,儘管大家竭盡全力,依然沒有找到孩子的任何蹤跡。
由於馬某銘失蹤的地點正好是監控盲區,這讓警方的調查也陷入了困境,無法確認孩子具體的丟失地點。
馬某銘的家人在漫長的等待和尋找中逐漸絕望,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孩子可能被人販子拐走了。

然而,現實比他們想像的更加殘酷。
2月18日,馬某銘終於被找到了,但找到的卻是他的遺體。
當天下午,記者聯繫上了馬某銘的親屬。
他們悲痛地告訴記者,孩子已經遇害,而兇手竟然是孩子的大奶奶(爺爺的嫂子)。

案發後,她因壓力自首,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隨著事件在網路上的發酵,越來越多的細節被網友爆料出來。
有知情網友透露,馬某銘是被掐死的,手段極其殘忍。

大奶奶在殺害完孩子之後,還用袋子把馬某銘的遺體裹起來,放進了陽台的桶里,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

更讓人憤怒的是,在馬某銘失蹤的這段時間裡,這位大奶奶還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跟著大家一起尋找孩子。

她的虛偽和冷酷令人髮指。
在眾人焦急地四處奔走時,她卻能若無其事地偽裝,
那看似關切的外表下,隱藏的是怎樣一顆扭曲的心?
02
關於作案動機,網友們眾說紛紜。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小叔子的老婆娘家與馬某銘是同鄉,據他了解,應該是大奶奶妒忌馬某銘比自家小孩聰明,才痛下殺手。

僅僅因為嫉妒,就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伸出罪惡之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類似的案例卻並非個例。
回顧 2022 年暑假,3歲的成成跟著父母回老家探親。

父親與他與發小在屋裡喝茶、聊天,成成在院子里和其他小朋友玩捉迷藏,可是,一杯茶還沒喝完,父親就發現成成不見了。
當天,成成被拐賣一案在公安局立案偵查。

那幾日,成成的父母彷彿置身於無盡的黑暗深淵,一家人繞著村子尋找、呼喊了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角落,可始終一無所獲。
隨後,越來越多的親戚和村民也參與到搜尋中。
直到22天後,成成的大部分遺骸在離村莊很遠的一條小溪邊被人發現……

這個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整個家庭。
經過調查警方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同村56歲的鐘某(成成的二奶奶)。
關於殺人動機,鍾某在接受審訊時曾表示,因自家兩個兒子坐牢,自己產生了自卑、嫉妒的心理。

當看到成成恰巧路過她家時,她心中壓抑已久的惡念瞬間爆發,被嫉妒沖昏頭腦的她,將私憤發泄在成成身上,釀成了這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大膽推測,這起案件或許是親戚之間有結仇,大奶奶拿孩子撒氣。

這樣令人唏噓的事件在過去也真實發生過。
2013年,山西正在家門口玩耍的6歲男童斌斌被伯母張某英帶至野外。
隨後,令人髮指的一幕發生了,張某英殘忍地挖走了斌斌的雙眼。
一個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從此失去了光明,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那麼,張某英為何要對自己的侄子下此毒手呢?
原來,在老人贍養費用的問題上,張某英與斌斌家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僅僅幾千元的費用,就成為了這起兇案的導火索。
張某英心中的怨恨越積越深,最終將罪惡的念頭髮泄在了無辜的斌斌身上。

作案後,或許是內心的恐懼和愧疚不斷折磨著她,張某英的精神狀態變得極差。
8 月 30 日,她在自家院內選擇了跳井自殺。
事後,警方通過細緻的調查,在張某英的衣物上檢驗出多處斌斌的血跡,就此鎖定張某英為犯罪嫌疑人。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網友猜測,馬某銘的大奶奶是否是為了替真正的兇手頂罪。

畢竟在複雜的家庭關係和可能存在的利益糾葛面前,這樣的情況並非沒有可能。
但在警方公布最終調查結果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測。
法律是公正的,它會依據事實和證據來做出判斷。
相信警方一定會深入調查這起案件,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給受害者及其家屬一個交代,也給社會一個公正的答案。
03
兒童失蹤與遇害事件頻發,這一嚴峻事實令人痛心。
在諸多兒童遇害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不容小覷,這一現象值得反思。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親戚、鄰居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可這些案件卻無情地撕開了這份溫情的面紗,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背後的黑暗。
對於家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警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最脆弱、最需要保護的群體。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哪怕是在看似安全的家門口,也不能掉以輕心。
同時,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僅要教導他們防範陌生人,更要讓他們明白,即使是熟悉的人,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存在危險。
不能因為是親戚、鄰居,就放鬆了警惕。

目前,馬某銘遇害案警方已經介入,且在深入調查中。
我們相信,法律會還孩子一個公道,讓兇手受到應有的懲罰。
也希望馬子銘的家人能夠保重身體,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堅強地面對。
雖然孩子的離去是無法彌補的傷痛,但看著兇手被繩之以法,或許能給他們帶來一絲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