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連斯基居然還有挽回特朗普的餘地,3月3日澤連斯基到訪倫敦,受到了首相斯塔默的禮遇。
斯塔默在鏡頭前直接對澤連斯基表示。
「希望你在英國的街頭,聽到了歡呼聲。」
「這是英國人民站出來表明他們對你們和烏克蘭的支持,我們決心與你們站在一起。」
而在倫敦舉行峰會的歐洲領導人,也表達了對澤連斯基的支持。

但一個現實是,在昨天的白宮巔峰論辯之後,美國隨時可能撤回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因此帶來的每年三百多億美元的軍援虧空,誰能填補呢?
英國在禮遇澤連斯基之後,只出來一筆22.6英鎊的援助,並且還是貸款。
而英國在歐洲列國里,已經算是經濟情況比較好的了,像歐盟的經濟核心德國,已經經歷了兩年的經濟衰退,所以,一旦美國退出烏克蘭戰爭,歐洲其實沒有餘力,填補這個虧空。
北約秘書長呂特,就敦促澤連斯基修復跟特朗普的關係,雖然這看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也確實並非沒有機會。

在昨天的白宮會晤巔峰論辯之後,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接受了cnn的採訪。
在大段的解釋,為特朗普背書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位全稱參與了美烏礦產協議的大佬,披露了一些關鍵信息,盧比奧是這麼說的。
「在過去十幾天里,澤連斯基跟商務部長、跟國務卿、跟副總統、見過面」
「甚至跟特朗普通過電話,我跟烏克蘭外長在十天里,通過三次電話。」
也就是說,白宮會晤上的突變,確實是澤連斯基的一次伏擊,試圖逼迫特朗普站隊烏克蘭,而萬斯正是窺破了澤連斯基的話術,因此插話給特朗普解圍。

很多人因此說萬斯激化了會晤氛圍,但實際上當澤連斯基拿出戰俘照片的時候,情況就不像是美烏礦產協議的簽訂閉門會,而是一次鴻門宴,如果沒有萬斯解圍,特朗普將會相當狼狽。
盧比奧還在採訪中直接表示,雖然特朗普沒有承諾安全保障,但這個經濟協議本身暗示了另類的安全保障,因為這關聯到了美國利益。
而澤連斯基的白宮論辯,其實不僅僅是激怒了特朗普跟萬斯,而是整個白宮上下,都感覺遭受到了羞辱。
美國財長貝森特就表示,將澤連斯基跟烏克蘭請出白宮,不是特朗普的乾綱獨斷,而是集體決定。

貝森特還披露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在烏克蘭代表團被請出後,他們求著回來簽署美烏礦產協議,也就是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但最終特朗普拒絕了。
美國政治新聞網也披露,白宮官員表示
「這裡的每個人,從總統到普通職員,都覺得自己受到了完全的不尊重。」
澤連斯基可能太把這樁交易當回事兒了,雖然這筆交易號稱價值五千億美元。
但實際上這個協議,只涉及烏克蘭還沒開採的增量礦產,而這部分礦產大部分都存在極高的開採成本,大部分還在俄羅斯控制區,所以,這份協議本身,其實是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

屬於是特朗普拿來給國內反對軍援烏克蘭的一個交代,到時候無論是成功和談,還是和談失敗,繼續軍援,特朗普都有政治立足點,避免違背競選承諾。
畢竟特朗普要考慮到明年的中期選舉,他的政治信用還不能出現污點,也正因為礦產協議的政治性,所以雖然澤連斯基把事情搞砸了,可跟特朗普的關係修復,其實仍然有跡可循。
首先就是歐洲仍然在委屈求全的試圖挽回局勢,斯塔默在今天接待澤連斯基的同時,還不忘跟特朗普通電話,緩和關係。
而在美國內部,其實也有很多人願意為澤連斯基說話。

比如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雖然昨天他批評了特朗普,但兩人的關係在美國大選里就看得出來,其實相當不錯,他肯定會為澤連斯基尋機找補。
更為的關鍵的一個人,則是格雷厄姆,他是國會內的對俄鷹派成員,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格雷厄姆力挺烏克蘭,反對俄羅斯。
雖然在昨天,格雷厄姆怒斥了澤連斯基,但這可能只是基於特朗普情緒的考慮。
如果說,現在誰能讓特朗普回心轉意,重新跟烏克蘭進行接觸,那麼格雷厄姆就是那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