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談判
在沙特利雅得,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坐下來聊了四個半小時,還達成了幾項共識。這場會談起初看似只是一場初步接觸,但它已經悄然為兩國關係帶來了解凍的信號。
美俄關係傳出解凍信號
自從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俄關係跌到了冷戰後的最低點。
這次在利雅得的談判,被外界視作美俄關係重大轉變的標誌。會後,美方表現出滿意情緒,稱達成了四點共識;而俄方則用「不錯」來形容這次會談。這樣看來,雙方都對這場會談結果持積極態度。
然而,真正的問題是,這種「暖意」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深層次意義,又將如何影響未來國際關係的大棋局?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次會談代表了一種主動的和解姿態。儘管如此,美俄關係的歷史恩怨和戰略競爭仍然是橫在兩國之間的一堵厚牆。意識形態上的對立、過去錯綜複雜的恩怨,以及對國際影響力的爭奪,都是阻礙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挑戰。要想實現真正的和解,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在特朗普的計劃里,美俄關係解凍只是第一步,背後是更大的圖謀,即將俄羅斯拉入自己的戰略框架,以應對中俄可能形成的合作陣營。對於特朗普而言,中國才是真正的對手,而拉攏俄羅斯,則是一記圍魏救趙之策。
「聯俄抗中」?普京會怎麼選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似乎想要在美俄關係中扮演一個新的橋樑角色,以此來平衡他對中國的擔憂。過去幾年,美國在軍事、經濟和政治方面感受到了來自中俄協作的無形壓力,特別是俄烏衝突以來,這種壓力有增無減。
然而,僅僅通過正常化美俄關係實現「聯俄制中」的目標,真的能如特朗普所願嗎?
從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來看,無論是地緣政治還是經濟考量,與中國的合作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選項。這種合作不僅是出於經濟互補性,還涉及到國際事務中共同話語權的提升。在過去數年間,俄中兩國的關係已經從「友好」發展到「戰略夥伴」,甚至被稱為「新時代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中俄經濟聯繫緊密
值得一提的是,俄中關係的牢固性不僅體現在外交上,更在於實踐中的表現。例如,兩國在能源、科技及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深入合作,以及雙方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的一致立場,這些都彰顯了雙方關係的深厚與穩固。特別是在西方對俄實施嚴厲制裁之時,中國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愈發明顯。
因此,從俄羅斯的視角來看,特朗普的誘惑並不足以讓其放棄與中國的合作。而這種穩定的中俄關係也為俄羅斯在面對美歐時提供了更大的戰略縱深。
所以說,儘管特朗普的策略意在拆散中俄,但實際上,要實現這一目標絕非易事。特朗普或許將發現,他的「聯俄制中」戰略更像是在一個不穩定的地基上構建空中樓閣,根本經不起現實政治的考驗。
應對可能的危機,中國已提前布局
縱觀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中俄關係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雙邊合作,成為一種全球戰略布局的核心支柱。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這種關係的穩定性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美俄關係看似緩和可能帶來的影響,中方一直保持著冷靜。官方明確表示,中俄合作既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因素影響。即便在美俄關係有所緩和的情況下,中俄之間的友好關係依舊穩如磐石,絲毫未見動搖。
綜合來看,中俄關係的牢固不僅影響著兩國的外交政策,同時也為國際秩序中的多極化趨勢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實上,除了俄羅斯,中國早已提前布局,加強了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交流。
即便在面對美國試圖借美俄關係緩和來施壓中國的情況下,中方也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予以應對。
歸根結底,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國際環境中,中俄關係的穩固性和持續發展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無論是對維護區域穩定還是全球戰略平衡都至關重要。而這種關係的前景,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日漸複雜的國際政治格局中進一步展現其獨特的價值與潛力。
(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