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從2022年開始已經好幾年了,而隨著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完全推翻了拜登政府對俄烏衝突的方針政策,對俄羅斯敞開懷抱,而對烏克蘭極限施壓,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了我們很難理解的樣子。
俄烏衝突
其實不管世界變成什麼樣子,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是根本的原則,在這一問題上,我們的專家應該可以出謀劃策,謀取最大的國家利益,但是千萬不能給國家挖坑。
目前,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中國能夠發揮3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中國可以為停火協議的執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第二,中國可出動軍隊進行維和;
第三,中國基建能力強,中國可以在烏克蘭戰後重建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這三條意見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完全是給國家挖坑。
首先來講,中國可以停火協議的執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我們要搞清楚,這場衝突是美國拱火搞起來的,現在美國要收拾爛攤子,讓中國為停火協議的執行提供一定的保障,憑什麼,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其次,俄烏衝突是歐洲的事,現在歐洲國家都不願意派兵維和,而要亞洲這個國家維和有點說不過去,如果俄烏衝突能夠在聯合國的層次上解決,中國出兵維和還有一定道理,否則名不正言不順,我們可以沒有必要摻和維和的事。
再者關於烏克蘭戰後重建的問題,聽起來似乎是不錯的建議,但是我們要搞清楚,如果 俄烏衝突一旦在美國的壓力下結束,烏克蘭的能源、礦產等等一定被美國壓榨乾了,烏克蘭哪還有資金搞重建。
現在有消息講,特朗普要烏克蘭的稀土資源,還要求烏克蘭交出大批國家基建工程,包括港口和碼頭,也就是說這些基建工程由美國把控著。
特朗普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烏克蘭搞基建,不僅會受制於美國人,而且很可能活幹了拿不到錢,那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也許有人會說,那麼中國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應該怎麼辦呢?其實辦法也簡單,中國作為負責的大國,一定要把在俄烏衝突中的話語權變成條約,這樣做起來才有依據。
目前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五常分成了兩個戰線,其中美俄是一方,要求俄烏衝突儘快結束,並簽署和平協議,而英法兩國則希望俄烏衝突繼續進行下去,造成不能向俄羅斯服軟,否則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推動的和平進程大概率會成功,美國應該會和俄烏雙方都簽署協議,但是這些方案能否得到聯合國的授權還不好說。
作為我們來說,一定堅持俄烏衝突在聯合國的框架內解決,並簽署相關的協議,這樣我們做事就有了法律依據,這樣就不會被動。
就比如在烏克蘭重建問題上,如果烏克蘭沒有錢,還要求我們參與重建,那也非常簡單,烏克蘭可以用能源、礦產等資源來換,千萬不能讓我們的投入打了水漂,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過深刻的教訓。
還比如在維和問題上,我們不必要提出來,必須要有聯合國的授權,必須要俄烏雙方求著我們,我們才考慮去,這樣才會有主動權。
此前,已有美國官員提出讓中國出兵維和,我們外交部發言人直接表態:不予置評。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美國人在給我們挖坑,我們不能往裡面跳,這說明我們的態度已經明確了。
中國維和部隊
作為我們的專家教授,千萬不能跟著美國人瞎起鬨,給國家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