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經濟總量接近萬億元規模的北京平原新城地區,又迎來新動作——北京市近日宣布將平原新城打造成賦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現代之城、未來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開放之城、夥伴之城、夢想之城。
近期,北京市陸續出台了順義、大興、亦庄、昌平、房山等五個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平原新城打造成為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逐步建設成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節點。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複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平原新城指順義、大興、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區,是首都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是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環。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楊秀玲介紹了5個平原新城的定位:順義重點建設臨空經濟先行區、產城融合國際新城;大興重點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繁榮開放國門新城;亦莊重點建設新質生產力典範區、高端產業綜合新城;昌平重點建設科技創新活力區、產教融合未來新城;房山重點建設科教融合文化名區、新質智造產業新城。
實施方案以「一區一策」量身定製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從規劃實施、用地保障、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人才吸引、城市活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其中,在人才吸引方面,實施方案提到,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幫助新城引進各類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等。支持新城落實好高校、央企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激勵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在新城創新創業。
「提昇平原新城的綜合承載力,是『順勢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分析,經過多年發展,平原新城在基礎設施、人才培育等方面具備承載實力。比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200公里,常住人口在全市佔比已超過30%,未來科學城、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產業功能區已成投資熱土。
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創新要素越來越重要。吳薩認為,利用這一優勢,將更多創新要素引入平原新城,對做大做強平原新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關注到,此次發布的平原新城實施方案亮點多多。
尹稚舉例,近十年來,北京減量發展中減量部分成效顯著,在瘦身的同時還要強體,更好發揮北京地區的區域發展動能優勢。
他說,平原新城已逐步成為青年一代創業者的落腳點,將充分發揮從2004年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綜合性新城建設以來,一直希望平原新城承擔的中心城市反磁力中心的作用。其增加的各類新質生產力基地、教育科研基地、優質公共服務設施、商務服務職能和面向科研創新群體的專業化職能,必將帶來平原新城發展的質變,提升對高質量人群的吸引力,推動新城向高質量發展的大中城市邁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