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俄羅斯人湧入中國」,有些太早

2025年02月07日00:12:02 國際 1512

文/老魚兒

俄羅斯人是不是正在大量湧入中國?

前有俄羅斯人潮佔領黑河早市,後有俄羅斯媒體表示「越來越多俄羅斯人定居中國」,都將這個話題不斷朝著更加「吸睛」的方向炒去。

近日,俄羅斯《獨立報》援引俄科學院聯邦社會學科研中心進行的研究數據報道稱,近年來,每年約有1.1萬名俄羅斯公民移居中國。目前,共有約5萬名俄公民在中國定居。

而且,到中國定居的人群開始更加多元化,包括有更多的企業家離開俄羅斯前往中國創業,也有高技能專業人士、工程師、教師和醫生受雇於中國企業從俄羅斯前往中國。與中國公民結婚的俄女性也越來越多。

這樣的人口遷徙,和中俄兩國經貿往來更加密切的大背景同頻。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6億美元,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兩國元首定下到2024年將雙邊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2023年,兩國貿易額已達2278億美元,提前突破2000億美元目標,且兩國公司間超90%的結算以本國貨幣進行。

去年,儘管外部環境愈發惡劣,中俄貿易額仍然再創歷史新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月13日發布的數據,2024年兩國貿易額達到2448.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其中,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增長4.1%,總額為1154.992億美元;俄羅斯商品進口總額與上年大體持平,為1293.204億美元。

說「俄羅斯人湧入中國」,有些太早 - 天天要聞

中俄貿易仍在持續深化的過程中

在這樣快速增加的合作體量的基礎上,相關創業、就業機會的增加是意料之中。

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俄求職網站hh.ru的數據報道稱,2024年中國公司發布的崗位招聘量為2.8萬個,而2023年僅為5000個。中國對俄羅斯人才的招聘需求增長了近5倍。

在日益加深的合作中,其中出現移居、定居、婚嫁等現象,是正常的衍生現象。但僅憑一些數字,就盲目上升至文化吸引甚至是文化崇拜,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實際上,早在2019年就已經有5萬俄羅斯人在中國長期生活工作。考慮到這層因素,近些年增加的「俄羅斯人來華定居」,相比兩國經貿增長的速度,實際上並不算多。

國家移民管理局曾在2024年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為在華常住外國人簽發各類居留證件71.1萬人次,在華常住外國人已恢復至2019年底的85%。

可見,如今的人口增加只不過是對經歷了當年疫情之後的正常修復。

說「俄羅斯人湧入中國」,有些太早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和中國民間還需要更多了解與彌合

哪怕是前段時間被熱捧的「俄羅斯人佔領黑河早市」的熱點,大多也是當地文旅宣傳的素材,成了自媒體抓取流量的密碼。實際情況遠達不到「逃離俄羅斯」或「湧入中國」的聳人程度。

中國是一個好客且包容的國家,對於外國人甚至有些過度熱情,但即便如此,「外國人來華居住」也從來不是個一廂情願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自然而然、互惠互利地發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社會公眾均可通過微信答題系統參賽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鳳凰網山東頻道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將於5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賽事活動線上進行,屆時社會公眾均可通過手機...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 天天要聞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文︱陸棄韓國大選的天平,正悄然傾斜。5月8日,韓聯社援引四家民調機構聯合發布的數據稱,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43%的支持率穩居第一。這位在2022年敗選後未曾退場的「進步派頑將」,如今帶著更強的政治籌碼捲土重來,正將韓國政壇的保守陣線
特朗普暴怒,鮑威爾躺槍?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暴怒,鮑威爾躺槍?

在美聯儲決定維持高利率政策的次日,特朗普毫不留情地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發布諷刺言論,稱鮑威爾是「太遲先生」,是個「傻瓜」,「他什麼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