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彭子佳
上周,印度進一步削減摩托車進口關稅,將排量1600cc以上重型摩托車的關稅從50%降至30%,以及從50%降至40%,此為讓哈雷戴維森順利進入印度的先發制人之舉,以避免關稅威脅。去年,美國對印度摩托車出口額為300萬美元。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宣布對鄰國、盟友及中國採取貿易措施,印度希望借降關稅搶佔先機,但不知能否讓特朗普滿意。德里智庫gtri創始人阿賈伊·斯里瓦斯塔瓦表示,特朗普若對加拿大、墨西哥採取行動,也可能對印度下手。上個月底,美國總統在電話中敦促印度總理莫迪購買更多美國武器,實現更公平的貿易平衡並持續施壓。
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就關注印度高額關稅問題,曾多次抨擊對哈雷摩托徵收100%關稅「不可接受」,還稱印度是「關稅之王」和貿易關係的「大濫用者」。
2023年,印度與美國雙邊貿易額超1900億美元,印度對美商品出口增長40%達1230億美元,服務貿易增長22%達660億美元,美國對印度出口額為700億美元,印度對美保持貿易順差。除摩托車外,印度還取消了衛星地面裝置進口稅,使美國出口商受益,2023年美國向印度提供了價值9200萬美元的衛星。合成調味香精關稅從100%降至20%,水產飼料用魚水解物關稅從15%降至5%,還取消了部分廢舊物品關稅,去年美國對這類物品出口額為25億美元。
印度出口產品多樣,涵蓋紡織品、藥品、石油、鋼鐵等諸多領域,是全球貿易重要參與者。斯里瓦斯塔瓦認為,印度削減關稅的舉措,雖面臨緊張的全球貿易環境,但可能會增強美國各領域出口,也體現其促進貿易的努力。
印度曾是全球保護主義盛行的經濟體,20世紀70年代被稱為「監管外國直接投資最嚴格、最繁瑣的制度之一」,內向型思維使其出口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從1948年的2.42%降至1991年的0.51%。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印度開放市場,將平均關稅從1990年的80%削減至2008年的13%,但莫迪推出「印度製造」政策後,關稅又升至約18%,高於部分亞洲國家。
貿易專家比斯瓦吉特·達爾認為,印度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主要目標,農業市場准入是美印間的癥結。2023年印度雖取消部分美國農產品報復性關稅,但鑒於國內農業政治敏感性,面對特朗普可能提出的更多要求,印度或會堅持立場。不過,印度作為四方安全對話成員與美國建立戰略關係,以及印度接受美國驅逐非法移民不反擊,還有莫迪與特朗普的良好私人關係,都有助於緩解美印貿易摩擦。據報道,莫迪本月應特朗普邀請訪問白宮,屆時美印貿易關係走向將更明朗。
註: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