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更多精彩搶先看
美國的「貿易大刀」又砍下來了,這一次,矛頭竟然指向了越南!一通電話,讓越南外長裴青山如墜冰窟。電話那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語氣平靜,卻字字鋒利:「美越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必須解決。」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要麼你買更多美國貨,要麼我們對越南商品加稅。
越南這回可真是騎虎難下。過去幾年,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越南靠著承接美國從中國轉移的供應鏈,一路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卻被美國指著鼻子要「吐出來」。這叫人怎麼受得了?
為什麼曾經的「寵兒」越南,突然成了美國貿易戰的「靶子」?
要搞清楚這個局,得先看看越南這幾年是怎麼「撿漏」的。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時,美國為了遏制中國,鼓勵企業把供應鏈搬出中國,越南一躍成了最大贏家。拜登政府時期,美國不僅加大對越南投資,還幫著越南建半導體供應鏈,搞得熱火朝天。
這幾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規模飆升,2024年1-11月貿易順差竟然超過1100億美元,增幅達18%。在美國的貿易逆差榜單上,越南僅次於中國、歐盟和墨西哥,穩坐第四把交椅。
可風水輪流轉,特朗普上台後,這一切戛然而止。他的貿易政策向來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甭管你是不是盟友,只要賺了美國的錢,就得乖乖吐出來。墨西哥、歐盟已經吃了不少苦頭,這次輪到了越南。魯比奧直接「敲打」越南,要求他們擴大對美進口,或者接受加稅制裁。
越南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尤其是美國市場。這一招打下來,越南不僅要承擔貿易損失,還可能面臨經濟動蕩。裴青山聽完電話,不由得背後發涼:靠美國市場致富的路,難道就這麼走到頭了?
中國供應鏈轉移,越南「撿漏」
中美貿易戰開打後,美國為了「去中國化」,不斷慫恿企業撤離中國,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越南憑藉廉價勞動力和地理優勢,成為最大受益者。蘋果、三星等巨頭紛紛在越南設廠,越南對美出口一飛衝天。
但問題是,越南的經濟結構過於「出口導向」,而且過於依賴美國市場。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佔全國總出口的近三成。長期來看,這種模式極不穩定,一旦美國政策變臉,越南就得吃大虧。現在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逆差論」,讓越南正好撞上了槍口。
特朗普2.0,盟友也不放過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一向強硬,尤其是對貿易逆差「零容忍」。前幾大逆差國,中國不用說,墨西哥、歐盟也沒能倖免。對越南,特朗普的態度更是直接:既然你從美國賺了錢,那就得拿出點誠意,要麼多進口美國貨,要麼接受關稅制裁。
越南根本沒有談判的籌碼,既不像中國那樣有龐大的市場,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特朗普政府這次顯然鐵了心要收拾越南,擺明了不給他們留活路。
美越關係裂痕,中國成「贏家」
越南本想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結果被特朗普的政策一悶棍敲醒。這不僅讓越南經濟承壓,也讓美越關係出現裂縫。美國的政策轉變,無疑會讓越南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
中國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中越經濟聯繫緊密。過去幾年,越南在美國的慫恿下試圖分散對中國的依賴,但這種策略顯然並不成功。如今被美國逼到牆角,越南很可能不得不重新向中國靠攏。
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國穩中有變
越南的遭遇,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困境。美國試圖通過「去中國化」,建立更安全的供應鏈體系,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體量和產業基礎,根本無法完全替代中國。越南這次被美國「敲打」,只會讓更多企業重新考慮中國的穩定性。
這對中國是個絕佳的機會。雖然短期內中美矛盾仍然尖銳,但隨著美國對其他貿易夥伴的打壓,中國的供應鏈地位只會更加突出。
寫在最後
有人說,越南這次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過去幾年,他們靠著中美博弈賺了不少錢,但卻忘了美國人的一貫作風——「合作可以,吃虧不行」。特朗普的政策轉變,讓越南嘗到了「被拋棄」的滋味。
但這對中國倒是個好消息。美國越是打壓越南、歐盟等貿易夥伴,這些國家就越會意識到,中國市場的穩定性和重要性。和中國合作,至少不會擔心被隨時翻臉。
未來的全球博弈中,越南的選擇將變得更加重要,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靠美國致富的好日子,恐怕是真的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