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中東局勢又掀起了一輪波瀾。1月1日,敘利亞過渡政府的外交部長阿薩德·哈桑·希巴尼率領代表團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這是阿薩德政權垮台後,敘利亞新當局高級官員首次正式出訪。
【沙特防長和外長會見敘利亞代表團】
敘利亞外交部稱,這次訪問是應沙特外交大臣的邀請,沙特副外交大臣瓦利德在利雅得國際機場迎接了敘利亞代表團。
眾所周知,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敘利亞與伊朗關係是最近的,如今敘利亞過渡政府將首訪地定在了沙特,無疑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投名狀」。
客觀來說,對於當前的敘利亞過渡政府而言,沙特能起到的作用似乎要比伊朗大的多。沙特作為中東遜尼派國家的領導者,其對敘利亞過渡政府的認可不僅象徵意義重大,也具備實質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
首先,政治上的正當性。沙特作為地區性大國,其外交立場對中東遜尼派國家有著顯著的指引作用。如果沙特承認敘利亞過渡政府的合法性,那麼包括卡達、阿聯酋等國家也可能迅速跟進。
這一點已經得到印證:卡達此前對阿薩德政府持強硬態度,但隨著敘利亞過渡政府的成立,其已在上周派遣高級代表團訪問敘利亞,並表示支持新政權的重建努力。
【敘利亞武裝組織領導人會見卡達和約旦官員】
其次,經濟上的支柱作用。敘利亞在經歷多年內戰後,國內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幾近崩潰。重建需要巨額資金,而在西方經濟制裁持續的背景下,敘利亞過渡政府不得不尋找其他國家的幫助,而資金雄厚的沙特無疑是一個好的目標。
反觀伊朗,在阿薩德政權執政期間,伊朗的支持雖確保了其一段時間內的存續,但也讓敘利亞逐漸成為什葉派擴張的跳板,招致了地區內遜尼派國家的普遍反感。
另外,阿薩德的垮台向中東國家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依靠伊朗的支持,不僅無法實現穩定,反而可能進一步陷入孤立與制裁的深淵。
更何況,當前伊朗自己也身處困境之中:國內經濟發展乏力,改革派和強硬派的政治鬥爭持續進行,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同時對外政策也頻頻受挫,「抵抗之弧」力量被持續削弱。這種情況下,伊朗已經很難為敘利亞過渡政府提供任何實質性支持。
如今敘利亞過渡政府選擇沙特作為首站訪問,無疑是明確表達了遠離伊朗影響、轉向遜尼派主導國家的意圖。對於伊朗來說,這無疑是一記打擊。
【伊朗對敘利亞影響已微乎其微】
伊朗多年來以軍事和經濟援助扶持阿薩德政權,試圖通過敘利亞鞏固其在中東什葉派軸心的地位。然而,阿薩德政權的倒台及過渡政府的成立,直接削弱了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也加速了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重新調整。
而沙特這邊,對於敘利亞過渡政府的這一選擇,自然是樂於接受的。沙特通過支持敘利亞過渡政府,可以進一步鞏固遜尼派在中東的主導地位。同時,敘利亞的地緣位置對於沙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既是連接地中海和中東腹地的門戶,也是控制什葉派勢力擴張的重要屏障。
另外,敘利亞的重建也是一塊誘人的「蛋糕」。沙特的支持不僅可以為自身企業打開敘利亞市場,也可以通過經濟援助換取敘利亞在政治上的依賴。
因此對於敘利亞過渡政府的此次來訪,沙特表現得也非常重視。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國防大臣哈立德親自接見了敘利亞代表團,討論了敘利亞局勢,以及如何支持敘利亞政治過渡進程等問題。
總而言之,敘利亞過渡政府此次訪沙,既是對沙特遞交的"投名狀",也是對伊朗的明確疏遠信號。中東格局或許可能很快要迎來新一輪「大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