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同時發聲,表明停火協議「前所未有」的接近達成,哈馬斯高層還特意向西方國家釋放善意「信號」,稱關注美歐對「推動停火」的努力,絕口不提中國。
哈馬斯組織的口風突變,很可能和局勢變化有關,敘利亞政府轟然倒台,伊朗保持觀望,黎巴嫩真主黨遭遇重創,「抵抗之弧」似乎走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哈馬斯組織】
在這個背景下,哈馬斯組織認清形勢,選擇軟化態度和以色列停火,和西方和解,似乎也不是太難理解的事情。
但哈馬斯組織真的能夠如願以償嗎?想要和以色列停火,意味著哈馬斯組織不但要放下和以色列的仇恨,還可能要割捨大量的利益。
首先是加沙地帶從來都是以哈兩方爭奪的焦點,這種「誰都不退一步」的立場,使得任何領土協議幾乎寸步難行。
其次是建國權利的博弈,哈馬斯主張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但以色列卻對這一主張嗤之以鼻,認為自己的安全和存在絕不容他人威脅。
對以色列來說,國家的存續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關係到民族未來的生死攸關的問題,而對巴勒斯坦人而言,獨立建國則是實現民族尊嚴和自我認同的持久追求。
【長期衝突重創哈馬斯】
此外,在過去的對抗中,哈馬斯以武力對抗以色列佔領,從火箭襲擊到自殺式爆炸,都是其反制以色列的手段。
而以色列則採取強硬的軍事打擊措施回應,拒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在這種你來我往的對抗中,雙方積累的仇恨難以輕易化解。
最後是國際支持的角力,哈馬斯組織想要繼續生存,需要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以獲得合法性。
而以色列則在西方國家的加持下,把哈馬斯視為極端組織,並通過經濟和政治手段進行壓制,試圖孤立其生存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哈馬斯和西方國家也有著難以化解的矛盾。
但時至今日,哈馬斯的選擇已經所剩無幾,加沙地區長期的戰亂,導致經濟窘境與人道主義危機,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的生存。
以色列頻繁進行大規模軍事打擊,令哈馬斯遭受重大損失,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哈馬斯如若繼續對抗,只會令自身陷入愈加不利的境地。
【「抵抗之弧」成員處境危險】
此外,政治考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直接點名哈馬斯組織,稱在上任前希望哈馬斯釋放人質,否則「不愉快的事將發生」。
不難推斷出,哈馬斯組織現在急需休養生息的時機,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持久和平並非易事,以哈雙方的積怨與利益牽扯極深,任何小的變動都可能引發大的反彈,即便達成協議,對於領土、建國、和平方式及國際支持的爭議仍將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