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號,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報道稱,最近美國國會一直在研究如何進一步針對中國,比如限制美國對中國的投資。
但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國會山的盟友們,還不忘為即將入住白宮的他「留一手」。
所謂的「留一手」,實際上就是美國國會在出台針對中國的法案時,不要把事情做絕,不要把話說絕,給特朗普留下轉圜的空間。
比如有美國媒體報道稱:最近幾周,國會一直在研究如何限制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隨著美國國會內部有關該問題的爭吵愈演愈烈,該法案初稿終於接近落地。
最新版本的草案,顯示出對即將到來的新政府的尊重,給予白宮新主人最大的靈活性。
也就是說,國會議員們希望採取一種溫和的方式,儘可能少地束縛候任總統的手腳,以讓他「從北京獲得新的讓步」。
很顯然,美國國會在制定針對中國的法案時,給特朗普「留一手」,實際上就是想要給特朗普留下更多跟中國談判的籌碼。
但等到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之後,他在中國面前,還有什麼牌可以打呢?
從現實情況來看,可以說寥寥無幾。
原因也非常明顯。因為自從美國將戰略重心轉向中國之後,美國能夠針對中國的招數,基本都用了,該打出來的牌,基本都打完了,比如關稅牌、科技牌、台灣牌、南海牌等等,美國實際上都已經用過了。
可以說,目前能夠留給特朗普的,無非就是把這些打過的牌重新打一遍,繼續加大針對中國的力度,暫且先不論這些打過的牌,對中國已經產生不了什麼大的作用。
真正的問題是,這些牌也是有極限的,如果超越了極限,那就有可能導致中美關係失控,反而給美國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
比如,從南海牌的角度來說,美國如果想要繼續挑動菲律賓鬧事,那麼,他們就需要更多的捲入南海問題,這實際上就有可能導致中美南海對峙的情況再次出現。
而2016年的中美南海對峙結果,就充分表明了美國打南海牌超出極限的後果,也就是暴露出美國是一隻紙老虎的本質。
菲律賓等國可能會因此對美國失望,並轉變外交方向,讓美國得不償失。
更為關鍵的是,拜登政府下台前,正在將這些針對中國的牌,一個個逼向極限。
比如,拜登最近出台的進一步針對中國晶元的限制措施,還有加大力度操弄台灣問題,讓賴清德「過境」美國。
而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開始提高對中國部分產品的301關稅。
上述種種做法,既是拜登政府在針對中國,同時也是拜登跟特朗普之間的博弈。
簡單講,拜登將這些牌都打到極限之後,特朗普入主白宮就會發現,他對中國幾乎無牌可打。
如果他繼續操弄這些牌,那麼結果就很有可能會突破極限,反而損害美國的利益。
而特朗普上台後,如果選擇收縮後退,那麼民主黨就有機會藉此攻擊特朗普政府對華軟弱。從這個角度來說,拜登目前針對中國的種種措施,實際上也是民主黨為了下台後,繼續跟特朗普博弈爭取儘可能多的籌碼。
當然,回過頭來講,這也充分說明了特朗普在國會的那些盟友們想給特朗普「留一手」,實際上就表明,他們針對中國的工具箱里沒東西了,或者可以說空空如也。
而中國反制美國的「後手」,卻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