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西方的步步緊逼,普京開始調整核武器使用策略,不久前,普京簽署了一項總統令,一夜之間,烏軍的舉動,開始變得反常起來。
1、普京亮明紅線,烏軍行動提前
據報道稱,在普京簽署的最新核武器政策中,明確了五種將會動用核武器的情況,而該政策從簽字生效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將對國際局勢產生巨大影響。
事實證明,政策的實施僅一天,烏克蘭便以實際行動挑戰了俄方的核底線。烏克蘭軍隊於深夜發射了30多架遠程無人機深入俄境,同時發射六枚美製戰術導彈襲擊了布良斯克州的軍事目標,這是時隔70年來,俄本土又遭西方導彈襲擊這一系列舉動,幾乎直接觸碰到了俄羅斯新核打擊政策中的四條紅線。
烏克蘭的魯莽行動無疑令俄羅斯顏面盡失,面對壓力,普京政府需做出抉擇:是否進行核打擊,而由此將引發何種連鎖反應?在這個過程中,俄烏戰爭又一次擺上了全球關注的舞台中央。
2、普京的核戰紅線,如同擺設?
俄羅斯的最新核政策中,規定包括敵人彈道導彈進攻、海外軍事設施遭襲擊、關鍵設施受威脅,以及敵人越境攻擊等五種情況下可考慮動用核武器。然而,這些紅線隨著烏克蘭的進攻和西方的步步緊逼,似乎並沒有起到預想中的威懾作用。
自開戰以來,俄羅斯已多次宣布各類紅線,例如禁止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然而,西方國家卻似乎並未被這些聲明所嚇倒。從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造訪基輔,到美國產的高技術武器源源不斷進入烏克蘭,俄羅斯原有的紅線看似已經成為「狼來了」的故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執行。
俄烏戰爭至今已持續1000天,期間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對抗愈演愈烈。從俄羅斯方面來看,這場戰爭並非單純的領土爭端,而是攸關重新尋求成為世界強國的地位之戰。正因為如此,俄羅斯不可能輕言放棄。
3、對抗到底:澤連斯基也要搞核武器
然而,烏克蘭也抱著決絕的態度,不願屈服於俄羅斯的種種條件。即便是在特朗普表示可能切斷軍援的情況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宣稱,將研發核武器,對抗到底。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區域衝突。它既不同於越南戰爭,也迥異於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作為國與國之間的吞併之戰,其背後所涉及的政治、經濟、民族等因素,讓這場戰爭充滿了複雜且危險的弔詭之處。
可以看到,這場漫長的戰爭不僅僅是俄烏兩國之間的較量,更是涉及到美國、北約以及其他主要國家利益的全球性棋局。在這張縱橫交錯的大棋盤上,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全球大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一直主張通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過去的調停努力中,也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姿態。因此,在俄烏問題上,中國依然秉持客觀理性的立場,倡導各方以對話代替對抗。無論未來局勢如何發展,中國都將繼續致力於促進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