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與別國博弈,必須得花點小心思,而論「演技」,中國必能位居前列,玩著頂級「陽謀」,讓西方猝不及防,卻次次不長記性。
沒想到西方給我們下套,他們被絆住腳了,卻讓我們一一破解了,那中國究竟是如何玩轉西方,化險為夷的?
編輯|法拉 文案|法拉
在國際上,西方最喜歡探討的就是環境問題,畢竟如今全球的氣候的確不容樂觀,而在中國正要發展時期,他們就已經提出了碳中和。
其實「碳中和」也被稱為針對發展國家的陰謀,但沒想到,這種行為卻讓西方受挫,尤其是英國。
在西方設下這個劇本後,美國看到不對勁,就曾退出過《巴黎氣候協定》,但西方其他國家已經深陷其中,不得不繼續玩下去,英國就是其中的之一。
曾經的英國特別的威風,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還是工業革命的主導國家,曾經的工業也特別的輝煌,但自從「去工業」化後,他們也逐漸從神壇跌落,尤其是鋼鐵行業。
在近些年,英國鋼鐵行業逐漸的沒落,虧損更是剎不住車,但就算這樣,他們依舊選擇繼續轉型,嚴格實施碳排放政策,往著低碳環保的方向走,加上管理不善,全球鋼鐵產量過剩等原因,只能看著鋼鐵行業走下坡路。
從某種層面來分析,無論西方所主導的「碳中和」是不是想要針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但初衷還是好的,只不過西方某些國家卻沒有將這個玩好,以至於挖了個「陷阱」給自己跳。
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自然也要響應國際的「號召」,一同處理有關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但我們並沒有像英國一樣盲目的進行產業轉型,而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行業,比如新能源領域。
中國逐步佔領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所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還銷售到了世界各國,在發電方式上也逐步進行轉型,往綠色低碳的方向走,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在西方國家利用環保問題,批判和抹黑中國的碳排放和環保時,在某些國家還在「碳中和」里掙扎時,中國就已經一步步的走在了前面,明明是針對中國的「陰謀」,卻被我國逐步的打破,著實讓西方傻眼。
這也是不是西方首次跟中國玩「陰謀」,可惜他們低估了中國的腦子,誇張一點的說法,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人玩過的「陽謀」估計比美國的歷史還長。
九月份,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他們準備砸16億美元,對中國進行抹黑宣傳,他們之所以會選擇加大對中國的「抹黑」,主要還是之前的那套快玩不動了,在這之前,西方可沒少砸錢抹黑中國。
多年來,美西方的社交平台上傳播著大量有關中國的「假新聞」,還不斷的打造所謂的「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利用這種方式唱衰中國,也用捧殺的方式來針對中國。
他們還從經濟上進行抹黑,一邊說中國經濟要崩潰,另一邊又在國際上炒作「中國產能過剩」,造謠中國給世界市場帶來衝擊,但在他們發展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思考世界會怎樣,主打一個利己主義。
他們還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以「強迫勞動」「侵犯人權」等理由抹黑中國新疆,還以此理由來抵制「新疆棉」,變著花樣抹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中國的影響力。
而這種抹黑造謠的行為,也給西方國家人造成了信息繭房,在他們眼中,中國是個「可怕」的國家,只是沒想到,這美西方編輯多年的「中國」毀於一旦。
我國實行了144小時免簽政策,對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開放,也是這個方法,直接衝破了美西方編織的「中國世界」,很多西方國家的人來到中國後,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最初的印象是中國落後,髒亂差、治安又不好,百姓也過的很痛苦,但實際上的中國卻給他們帶來了衝擊,他們沒想到真實的中國恰恰相反,中國有著大好河山,也有現代化的城市,治安好人民也熱情。
一些美西方的博主來到中國後,將真實的樣子發在外網,也幫助打破了一些美西方的刻板印象,西方的陰謀被逐步的揭露,就算他們精心編造認知迷霧,也無法阻擋中國用真實打破。
可笑的是,當他們大力抹黑中國的時候,卻沒有質疑這些人是不是收錢,但一旦有人為中國正名,說中國的好話,他們就用收錢來繼續造謠,通過這種方式繼續抹黑中國。
而西方給中國所設立的「陷阱」可不止這些,但假的終歸是假都,面對這些,中國只能用實力來打破,而我們也不想要與西方「耍心眼」,但唯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有隨機明辨的實力和智慧,才能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如果沒有這些,早就被西方給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