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里斯做客訪談節目
今年美國總統選舉日為11月5日。然而從7月以來,美國國內不斷加劇的政治撕裂和極化,讓選戰呈現出一片喧囂。其間,特朗普耳朵中槍、民主黨臨陣換將……不少美國民眾認為,哈里斯像是意外拿到了「大女主劇本」。
一開始,哈里斯曾極大地激發美民主黨支持者的熱情,她的籌款速度和民調支持率都飛速上升,很快在財力和人氣上都遠遠甩開特朗普。用拜登競選財務委員會成員卡羅爾·漢密爾頓當時的話說,「民主黨人將團結在她周圍。我相信他們會的,你找不到比她更好的競選總統的簡歷了。」
不過,隨著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哈里斯的表現卻頻惹爭議:她不僅在一次次訪談節目中躲閃關鍵問題,丟失「形象分」,而且還用「法西斯分子」這樣的極端辭彙攻擊特朗普,引發對方「相應烈度」的回擊,雙方激烈的口水戰一併引發嘩然。
早在2016年,本有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希拉里被「黑馬」特朗普擊敗。8年後,民調顯示哈里斯與特朗普的支持率難解難分,誰勝誰負都不會太有意外。
哈里斯如果勝選,她不僅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也將是第一位有南亞血統的總統。她能否創造這樣的歷史?目前只剩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能揭曉。
從幕後到台前:
哈里斯陷入拜登「困局」
「在過去,人們對拜登政府處理通脹問題的做法不滿意,但沒有人把這些責怪到哈里斯頭上,但未來,如果她成為『一號人物』就要自己承擔責任了。」這是美國民主黨支持者索斯尼克的想法。

哈里斯競選集會
其實,對美國民主黨來說,前副總統戈爾早有這方面的「前車之鑒」。當戈爾與小布希競選對決之時,柯林頓與萊溫斯基的「拉鏈門」正逐步發酵,戈爾後期的競選活動幾乎完全將柯林頓排除在外。有評論認為,這樣做的後果是,戈爾作為柯林頓的副手,卻未享受到柯林頓高人氣帶來的「照拂」,最終以微弱劣勢落選。
哈里斯本人一直非常尊重拜登,多次公開感謝拜登的支持。但在競選拉票過程中,她的競選團隊將拜登排除在行程之外,形成了現任總統和副總統「分頭拉票」的場面。
白宮記者尼爾森稱:「拜登此前在日程里留出大段時間,想為哈里斯站台,不過哈里斯團隊幾乎是單方面放了拜登鴿子。」哈里斯團隊一名成員也匿名表示:「我們想要碧昂絲,不想要拜登。」
有分析認為,哈里斯面臨的困境在於,如果與拜登「切割」,會顯得她在4年副總統任期內無所作為;如果與拜登「捆綁」,則會顯得自己很沒有主見。

拜登單獨行動,為哈里斯助選
10月8日,哈里斯做客美國知名媒體的訪談節目,交出了一篇「前後矛盾」的不合格答卷。
在節目里,哈里斯強調「我的政府不會是拜登政府的延續」,但當主持人問她「在過去4年你如果作為總統,會做出哪些和拜登不同的決策?」時,哈里斯回答說:「在過去,大多數有影響的決策我都參與其中,我想不出我會做任何不同的事情。」
有評論認為,無論如何,身為美國少數族裔女性和進步派檢察官,哈里斯在吸引女性選民方面具有明顯的天然優勢,她在女性權益方面的諸多立場贏得不少女性選民的青睞。
奧巴馬夫人米歇爾此前在為哈里斯拉票時曾表示:「那些考慮放棄這次選舉、想投票給特朗普或想支持第三方以示抗議的人,我提醒大家,如果大家不能正確對待這次大選,你們的妻子、女兒、母親,身為女性的我們都得為你們的憤怒付出代價。」
政策綱領缺乏細節:
主張「機會經濟」爭取中產家庭
儘管如此,有分析認為,在傳統的經濟、政治和外交層面,哈里斯並沒有很突出的觀點,其政策綱領的許多重要議題流於泛泛,缺乏關鍵細節。
在競選過程中,哈里斯一直稱自己出生於一個「中產家庭」,表示要為美國普通中產家庭謀求福利。她在經濟政策上大致延續了拜登時期的做法,而她將自己的政策主張稱為「機會經濟」。
有分析指出,首先,針對通脹問題,哈里斯的主張有很強的民主黨色彩,她表示將會通過行政手段限制食品價格不合理上漲,並且禁止房東「利用演算法驅動房租上漲」。哈里斯在演講中也曾提出要「整頓」醫藥市場,給胰島素限價35美元,並且讓每個人一年的門診藥品支出限制在2000美元以下。
「機會經濟」的另一大支柱是減稅,哈里斯稱她的減稅方案能給普通人帶來更多實惠。哈里斯承諾延續拜登的政策,並且提升最低工資標準,為低收入人群進一步減免稅收。
在更為宏觀的國際貿易和貨幣政策方面,哈里斯反對高關稅,並承諾不會幹預美聯儲的運作。不過,總體來說,哈里斯的經濟政策有很多細節尚不明確,比如減稅帶來的財政收入下降要如何彌補。

哈里斯的支持者
在外交層面,哈里斯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主張。
在當下最為緊張的巴以衝突上,哈里斯一直在試圖「走鋼絲」一樣保持平衡。她一方面延續了拜登對以色列的支持態度,同時,她的丈夫是猶太裔,她必須避免觸怒猶太選民。另一方面,哈里斯也公開表達過對加沙平民生存狀況的同情,並且在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面時,強調要保證人道主義救援的通暢,這讓她在阿拉伯選民和進步派選民群體中盡量避免失分。
對於俄烏衝突,哈里斯則表示堅定支持烏克蘭一方,並稱「無論勝利需要多久,美國都會和烏克蘭站在一起」。對於北約組織和傳統盟友,哈里斯希望形成「建設性的合作關係」。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綜合自央視新聞
編輯 潘莉 責編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