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二次訪華,中美這個「一致同意」不簡單

2024年04月22日21:42:02 國際 2261

耶倫二次訪華,中美這個「一致同意」不簡單 - 天天要聞

4月7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在北京繼續其6天的訪華行程。

這是時隔9個月,美國財長再次訪華,相關行程備受矚目,網上也有不少耶倫在其訪華行程第一站廣州的細節內容。

但在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不穩定,中美經濟關係錯綜複雜的大背景下,耶倫此次中國行的最大看點應該是,此次訪華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中美能否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以及如何負責任地管理好雙邊經濟關係。

對此,中美經貿雙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耶倫在廣州舉行的多輪會談,以及耶倫在啟程訪華前和訪華行程中不斷強調的議程,提供了一些答案。

中美「誰也離不開誰」是客觀現實

據新華社報道,4月5日至6日,何立峰與耶倫在廣州舉行多輪會談時,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重要共識,就兩國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中美經濟關係及全球性挑戰進行了深入、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一致同意在中美經濟和金融工作組項下討論中美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合作等議題。

近年來,美國不斷強調與中國是「激烈競爭關係」。在此背景下,中美雙邊會談時出現「一致同意」這樣的辭彙並不多見。這反映了中美經濟關係「誰也離不開誰」的客觀現實。

不僅如此,中美兩國的相關政策,對於兩個經濟體和全球經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以美國為例,自2023年年底以來,外界普遍認為隨著美國通脹率迅速下降,美聯儲將在今年多次降息。但隨著今年以來美國通脹率高於預期,非農就業報告強勁,人工智慧領域投資熱度較高,一些美聯儲官員已轉為鷹派,不主張今年降息。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其最新預測中也警告,10年後美國聯邦債務有可能高於「二戰」時水平。

如果美聯儲要降息,防通脹再升、控制債務短期急劇上漲就是最大挑戰。而中國作為全球製造大國和美債債權人,其決策對於美國也有重要影響。

比如,如果因美元降息導致人民幣匯率升值,那麼美國進口的中國商品將漲價,形成美國擔心的「輸入通脹」。反之亦然,美國貨幣財政政策對於中國也有重大影響。

因此,兩國密切高層溝通,深入討論各自的國內需求、投資政策和財政問題,十分必要。

炒作中國「產能過剩威脅論」不公道

也要看到,在兩國高層溝通反映中美經濟關係深入性的同時,美方仍有單方面設置、主導議程的一面。

美國財政部公布耶倫訪華行程後,就不斷強調將與中方重點討論「中國電動車、光伏和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對全球經濟產生的衝擊問題」。

美國認為,中國對這些行業的持續補貼導致產能過剩,並廉價輸出海外,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相應產業造成威脅。這個說法極不公道。

2022年8月,拜登政府通過了500億美元的《2022年晶元與科學法案》,打亂了全球晶元市場秩序就不說了。在新能源車層面,2021年4月,拜登簽署《兩黨基礎設施法》,宣布投入1740億美元推動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

這1740億美元中,包括總額1000億美元的消費者退稅優惠,450億美元用於校車和公交車電氣化,150億美元建設50萬個新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其中的50億美元下撥給美國各州政府,用於在主要公路沿線構築快速充電網路。

結果兩年多過去,美國僅有4個州建成並投入運營共7家公共充電站、總計38個充電樁。

競爭不過就說是威脅,這一點值得警惕。因為,這預示著美國有可能在所謂操縱匯率、貿易失衡等老議題之外,設置出一個中國「產能過剩威脅」的新議題,甚至有可能以此為由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動「新關稅戰」。

中美兩國應當做夥伴而不是對手

對於美方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中方「作出充分回應」,同時就美方對華經貿限制措施表達了嚴重關切。

有一致同意要做的事,有充分回應和中方嚴重關切的問題,這反映了中美經濟關係最真實的一面:合作與博弈並存。誇大任何一面,都可能失真。

但正是因為中美關係棘手,雙方才應保持密切溝通。對於耶倫二次訪華,國際輿論多持積極看法,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美關係穩定的期待。

4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會見了耶倫。李強表示,中方希望中美做夥伴而不是對手;耶倫也認為美中雙方應當坦誠溝通,避免誤會,共同推動美中關係穩定發展。

耶倫是今年以來首位訪華的美國政府高層官員。而在耶倫結束訪華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有望在未來幾周訪華,美國防長奧斯汀也將與中方同行舉行會談。

美國在大選年通常不會發起主要的談判或雙邊倡議。但中美高層保持密切溝通,對於夯實中美關係基礎,拓展可合作空間意義重大。這應是耶倫此次訪華體現出的最大價值。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張彥君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多雨期來了!未來一周,這個地方將成為全國降雨最強區域 - 天天要聞

多雨期來了!未來一周,這個地方將成為全國降雨最強區域

今天(5月24日),南方的強降雨過程進入尾聲,範圍收縮到華南一帶,強度也有所減弱。全國其餘大部天氣都較適宜出行,忙碌了一周的打工人終於有機會可以到戶外享受一下美好的周末了! 不過,南方的雨依然是「勞模」,未來三天雖然有所減弱,但是不會完全停歇。像在華南、江南南部等地仍將多小雨天氣,其中今天夜間到明天,廣...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 天天要聞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23日晚在外國駐港澳總領事代表團招待會上致辭時表示,澳門將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以制度創新與政策優化為動力,以政府與市場、澳門與世界協同共進為基石,打造更加包容、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 天天要聞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財聯社】【環球網】【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文|麥子編輯|麥子「以色列活生生地將加沙地帶變成了人間煉獄」。5月22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布了聲明。這場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 天天要聞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使聯邦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爭鬥再度升級。對此,美國《財富》雜誌23日發文稱,「特朗普正在殺掉美國下金蛋的鵝」。「這不是修剪,這是放火」《財富》雜誌表示,和美國政府一樣,大學也存在臃腫、浪費的問題,但特朗普削減研究經費...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 天天要聞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咱們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惹怒我們是什麼下場?看看立陶宛就知道了。2025年春,立陶宛成了歐洲議會的「常駐議題」。克萊佩達港堆場如山,碼頭工人排隊領遣散費,1300家企業關停,470億美元債務壓頂。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 天天要聞

「用陽光兌現情誼!」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日前,中國電建承建的尚比亞最大光伏電站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正式併網發電將有助於尚比亞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旱季電力保障尚比亞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位於卡布韋中央省齊桑巴區,是中贊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