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再提向烏派兵,波蘭態度發生微妙變化,烏軍車輛被阻止過境

2024年03月24日19:41:57 國際 6498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俄烏衝突初期歇斯底里反俄的波蘭變得異常低調。波蘭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宣布向烏提供新一輪軍援,並且波蘭高層不再像之前那樣屢次對俄撂下狠話,反俄姿態出人意料地大幅降低。

除此之外,波蘭還做了一件「背後捅刀」事。3日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波蘭農民圍堵與烏克蘭交界的所有六個過境點,阻攔供應烏軍的車輛通行。從地圖上來看,波蘭與烏克蘭接壤,是北約武器運轉至烏克蘭的「中轉站」。如今關鍵通道被堵,援烏進程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馬克龍再提向烏派兵,波蘭態度發生微妙變化,烏軍車輛被阻止過境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波蘭的態度同兩年前相比發生了如此微妙的變化?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第一:俄烏衝突外溢風險加劇,波蘭愈發感受到危機將至。

3月8日,法國《獨立報》報道,馬克龍總統關於向烏派兵的決定,並非是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決定。馬克龍划下紅線,如果衝突線向烏克蘭的重要城市基輔或敖德薩逼近,法國將不排除對烏克蘭實施軍事干預的可能性。

馬克龍再提向烏派兵,波蘭態度發生微妙變化,烏軍車輛被阻止過境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方面將西方國家向烏派兵視為深紅線,一旦法國付諸行動,歐洲大戰或將一觸即發。從地圖上來看,波蘭等東歐國家首當其衝,因為他們位於最前沿。在這種情況下,波蘭高層就得考慮一種現實,如果俄羅斯和北約宣戰,戰火併不會立即燒到德國、法國、英國、美國,而是東歐地帶。不論戰爭進程如何發展,波蘭必定會像烏克蘭一樣被炸為廢墟。在這種情況下,波蘭高層就需要降低姿態,盡量不要被俄軍率先針對。

馬克龍再提向烏派兵,波蘭態度發生微妙變化,烏軍車輛被阻止過境 - 天天要聞

第二:歐盟為了增強烏克蘭經濟實力,允許低價烏農產量輸入,而這個決定動了波蘭的乳酪。因為波蘭是歐洲重要的農業大國,農業用地佔波國土面積的近60%。波蘭也是歐洲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糧食產量的20%都用於出口。當烏克蘭低價農產品輸入歐盟,歐洲消費者還會購買波蘭農產品嗎?因此,波蘭農民才多次舉行示威活動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限制烏農產品過境。

如今,波蘭農民盯上了供應烏軍的車輛,不僅阻止其過境,還對這些車輛進行打砸。如果未來波蘭農民的利益依舊無法得到彌補維護,不排除波蘭農民作出更加非理性的舉動,援烏進程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馬克龍再提向烏派兵,波蘭態度發生微妙變化,烏軍車輛被阻止過境 - 天天要聞

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波蘭總統杜達與烏總統澤連斯基稱兄道弟,說兩國是一家人,波蘭兄弟會一直援助烏克蘭兄弟。然而,兩年過去了,一切都變了。這充分說明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所謂高舉正義旗幟喊出捍衛烏領土完整的口號,僅僅是逢場作戲罷了。嘴上全是主義,背後全是生意,無論什麼都圍繞著利益展開,正義只是用完即棄的擦腳布。

(文/嚶仔)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 天天要聞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韓國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總統選舉臨近,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相較於主要對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領先優勢由22個百分點驟減至9個百分點,選情日趨激烈。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投票定於6月3日舉行。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本月20日至22日就選舉相關話題對1002名成年人...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據環球網報道,據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威脅稱,如果蘋果公司不在美國境內製造iPhone,就必須繳納至少25%的關稅。特朗普(新華社資料圖)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我很久以前就告訴過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我希望他們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是在美國製造,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不是這樣,...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 天天要聞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為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系統提升短視頻製作和運營水平,鼓勵地方用好短視頻宣傳的傳播方式,不斷產出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短視頻作品,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境客戶端日前發布生態環境系統(省級)視頻號傳播影響力榜單。「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位列第五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 天天要聞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又一法官出手!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官之後,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決中說,哈佛大學提交的臨時限制令動議指出,若未能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其將遭受「立即發生且無法彌補的損...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 天天要聞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在尹錫悅被罷免總統職務後,韓國定於6月3日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22日報道,隨著選戰在即,許多在韓中國公民和華人表示,他們正遭受著來自政治言論、社交媒體仇恨言論和街頭騷擾的歧視。這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浪潮正螺旋上漲,令人不安。「我在韓國生活了很久,但這種形式的抗議前所未有。」一名50多歲、...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 天天要聞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伊利亞·莫羅茲 安東·拉夫羅夫 】在莫斯科,一種觀點正日益盛行:通向和平之路不在基輔,而在華盛頓,而在華盛頓唐納德·特朗普是最佳掌舵人——唯有他能打破歐洲和烏克蘭強加的思維桎梏,提出務實的談判方案。在很多俄羅斯人眼中,特朗普既是務實派玩家,也是未來協議的潛在擔保人,他們相信,只有...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對此,《紐約時報》5月23日發文稱,「特朗普打壓哈佛,讓中國人再次對美國祛魅」。《紐約時報》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其影響範圍將遠不僅限於有能力進入這所著名學府的少數人群,而可能會斷絕中國...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 天天要聞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5月24日消息,美國哈佛大學當地時間5月23日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對此,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美...
痛別!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歲 - 天天要聞

痛別!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歲

新華社5月23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馬原同志,因病於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馬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馬原,女,1930年6月生,遼寧新民人。1951年1月參加工